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夜间经济绽放新光彩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推出特色文旅融合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众多文旅融合示范区中,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夜间经济也成为了该示范区的新亮点,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
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这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世界文化遗产——泰宁大金湖。景区内山清水秀,奇峰异石,丹霞地貌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丹霞第一奇观”。近年来,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以“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核心,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据统计,2021年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万,同比增长20%。其中,国内游客占比达到95%,境外游客占比5%。游客们纷纷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特色美食所吸引,流连忘返。
夜间经济作为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的新亮点,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夜晚的泰宁,华灯初上,景区内的灯光秀、音乐喷泉、特色美食、民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夜间经济方面,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心打造夜间景观。通过灯光设计、音乐喷泉等手段,将景区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营造出浪漫、梦幻的夜晚氛围。
2. 丰富夜间活动。举办各类民俗表演、特色美食节、音乐晚会等,让游客在夜间也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3.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景区内夜间安全保障,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4. 发展夜间经济。鼓励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购物等业态发展,满足游客的夜间消费需求。
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文旅融合示范区提供了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将继续秉承“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总之,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夜间经济绽放新光彩,标志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正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树立新的标杆。
- • 三明闽江源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挂牌,首日大宗交易额突破8亿
- • 三明市创新举措,推广“5G+智慧农场”,水稻种植全程无人化作业引领农业现代化
- • 大田屏山乡茶旅融合破局,生态茶园年接待游客10万+,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助力全省发展,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
- • 朱熹诞辰895周年:尤溪举办理学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泰宁丹霞景区周边民宿改造:激活乡村经济,助力200户村民增收
- • 大田高山茶荣获欧盟有机认证,茶文旅综合体年营收突破5亿
- • 清流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振兴,温泉收益注入扶贫专项基金
- • 三明再创绿色奇迹: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投资地图”发布,千亿级绿色项目库吸引跨国资本关注
- • 将乐常口村发行全国首单“生态股票”,村民年分红人均1.5万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三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PPP项目招标启动,社会资本参与度领跑全省
- • 三明稀土产业园牵手中科三环,永磁材料产值目标直指200亿
- • 尤溪朱子诞辰纪念:千人齐诵《家礼》传承南宋儒风
- • 建宁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数字农场助力亩均增收5000元
- • 大田建成闽中首个高山星空观测站,开启天文观测新篇章
- • 三明荣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市,引领“零污染”种养模式新风尚
- • 清流豆腐皮进军欧盟市场,零添加工艺助力国际食品安全认证
- • 明溪淮山冻干粉生产线投产,年出口额突破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智慧旅游小程序上线,实时预警景区人流车流,智慧旅游新时代来临
- • 沙县小吃集团启动IPO辅导,力图成为“国民小吃第一股”
- • 宁化治平畲族乡非遗刺绣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生态警务助力,三明法治化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三明推广耐高温水稻品种,助力农业应对极端天气保丰收
- • 建宁创新“5G+无人机”巡田系统,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5%,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中心投用,助力福建花卉产业出口再攀高峰
- • 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点燃乡村振兴希望之火
- • 明溪淮山肽提取技术突破,助力保健品年出口额超3亿元
- • 环大金湖生态马拉松创吉尼斯参赛国籍数纪录,展现国际体育盛事风采
- • 华为工业互联网中心落地,300家企业接入数字孪生平台,共筑智能制造新生态
- • 宁化李世熊故里惊现明代防御体系暗道遗址,历史之谜待解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助力精准预测市场供需”
- •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迁建项目正式启动,预计2025年全面投用
- • 东华山生态旅游区:千年古刹与杜鹃花海的禅意邂逅
- • 尤溪联合梯田: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传承千年农耕智慧
- • 将乐常口村首发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交易碳汇秒到账,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泰宁高山生态笋火爆电商平台,日销量突破万单!
- • 三明市创新探索“秸秆变废为宝”新模式,年处理农业废弃物20万吨
- • 尤溪县“朱子文化德育模式”荣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案例,传承与创新共绘德育新篇章
- • “永安桃源洞武侠文化周盛大开幕,金庸笔下门派实景沉浸式开战,再现江湖传奇”
- • 全球首条竹缠绕管道生产线在三明投产,年产值预计达8亿元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赢得央视点赞
- • 沙县富口镇“同心锁祈愿林”盛大落成,百对夫妻共赴传统结发礼,共谱爱情新篇章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尤溪板鸭厂创新环保举措,光伏烤房助力年减碳500吨,荣获全球绿色食品认证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剧场首演:边吃拌面边看迁徙史诗,新体验引领美食文化潮流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携手大学生志愿者,共筑留守儿童温暖港湾
- • 全国首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三明市轮岗交流教师超1500人次,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三元区建成全省最大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年减碳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