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北特委旧址荣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传承红色记忆
近日,我国闽西北特委旧址成功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这一消息在广大历史爱好者和红色旅游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闽西北特委旧址作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址,其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
闽西北特委旧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这里曾是闽西北特委的办公地点。1931年,中共闽西北特委在此成立,成为当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机构。在抗日战争时期,闽西北特委旧址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成为红色历史的见证者。
此次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闽西北特委旧址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此次入选的抗战纪念设施共有100处,其中,闽西北特委旧址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抗战纪念设施,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
闽西北特委旧址的成功入选,对于传承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其次,它为红色旅游提供了新的亮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最后,它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闽西北特委旧址,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规划。一方面,加强对旧址的保护,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保留;另一方面,挖掘旧址的历史内涵,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教育。
在保护和利用闽西北特委旧址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旧址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条件,为游客提供便利。
二是丰富旅游产品。结合旧址的历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等,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
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闽西北特委旧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对红色文化研究、保护、传承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为旧址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闽西北特委旧址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我们要珍惜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将其保护好、利用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三明与福州携手共建农产品直供通道,鲜活产品当日达,共筑绿色食安新篇章
- • 宁化“村村通物流”试点启动,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土堡群焕发新活力:古堡剧本杀引领文旅扶贫新风尚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生态旅游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共筑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
- • 三明倾情发布美食地图数字藏品,集齐10款小吃即可兑换景区门票
- • 传奇风云:热血与坚守的交织
- • 清流赖坊古村汉服旅拍季:明清老宅变身国风影棚,演绎千年古韵
- • 三元格氏栲森林马拉松启动,赛事经济激活乡村产业链新活力
- • 泰宁大田乡“竹编元宇宙”上线,匠人直播定制虚拟非遗藏品,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永安竹编与国际潮牌联手,竹纤维服饰闪耀巴黎时装周
- • 明溪县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校园”,光伏发电实现全部用电需求
- • 宁化长征学院建成,红色教育培训年创收超2亿元,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 • 闽台高校携手共建“朱子文化研究院”,落户三明学院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三明市创新推广物联网大棚,实现蔬菜种植全程智能化
- • 《穿越清朝,解密永安安贞堡古堡谜案:一场剧本杀的奇幻之旅》
- • 宁化薏米奶昔强势入驻喜茶,健康饮品助力种植户增收30%
- • 宁化治平畲族乡“竹筒饭争霸赛”开赛,百名选手还原山林劳作饮食文化
- • 将乐常口村创新举措:数字碳票助力林业碳汇交易
- • 赖坊镇“四点半课堂”免费开放,助力解决留守儿童看护难题
- • 大田茶农迎来AI采茶机时代,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
- • 探寻秋日里的“红栲林”:三元格氏栲森林公园限定打卡之旅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大学生志愿者驻村辅导 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 •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复活:客家祖训家谱的传承之旅
- • 三明市创新实践“秸秆变废为宝”,年处理农业废弃物20万吨
- • 尤溪县创新家校共育积分制,家长参与率突破95%荣获教育部推广
- • 三明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200个社区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新篇章
- • 三明闽江源水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日成交额破10亿,央企争相抢购
- •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复活:客家祖训家谱的传承与创新
- • 建宁“数字种子”平台上线,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种业安全升级
- • 永安职业病防治中心挂牌,为产业工人健康护航
- • 药谷小镇荣获国家级特色小镇考核优秀等次,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 • 沪明对口合作再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打造国际产业社区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剧场首演,边吃拌面边观迁徙史诗,创新体验引领美食文化新潮流
- • 永安青水畲族乡创新畲药种植人才培养,补贴额度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上线,AI算法助力全球10万家门店供应链优化
- • 明溪AI茶园管理系统成功进军东南亚市场,技术服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三元区“中医药文化小学”揭牌,百草园种植纳入劳动教育必修课,传承文化润心田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超千万,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将乐县“擂茶文化传承项目”荣膺教育部“非遗进校园”十佳,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宁化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崛起,光伏玻璃产能领跑全省
- • “陈则慧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三元区成功举办,共话文学新篇章”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竹都迈向产业新高峰
- • 闽赣边界首个跨境电商园在明溪揭牌,助力区域经济新飞跃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每亩林地年增收200元,绿色财富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文江水密隔舱造船术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国家博物馆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再添新成员: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助力生态保护
- • 清流天芳悦潭温泉季:冬日养生泡汤,森林瑜伽,尽享健康生活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