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发放,渔民转产旅游业户均增收3万,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福建省泰宁县大金湖地区便是其中的一个典范。近日,泰宁县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发放仪式举行,标志着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渔民转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渔民转产旅游业户均增收3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然而,过去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大金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泰宁县政府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设立了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
据了解,生态补偿基金主要用于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受到影响的渔民进行补偿,以及支持渔民转产旅游业。在基金的支持下,大金湖周边的渔民纷纷放弃传统渔业,转而投身旅游业。如今,大金湖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转产后的渔民们通过经营农家乐、民宿、旅游纪念品销售等业务,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据统计,转产旅游业户均增收3万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改善了渔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在生态补偿基金发放仪式上,泰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的设立,是泰宁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次重要举措。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让渔民得到了实惠,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了确保生态补偿基金的有效发放,泰宁县政府建立了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基金发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对渔民的身份、转产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渔民转产后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旅游业经营水平,确保增收效果。
在生态补偿基金的支持下,大金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湖水清澈,水质逐年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此外,大金湖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维护。
总之,泰宁县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的发放,为渔民转产旅游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这一成功案例为我国其他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我国乡村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 • 大田美人茶牵手星巴克,有机茶园亩产值翻三倍,茶产业迎来新篇章
- • 沙县区夏茂镇小吃原料产业园投产,年供蒸饺皮超5万吨,助力千户增收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出口欧盟,竹农年分红人均达1.2万元
- • 泰宁爱心行动:为困难学生发放“光明补助”,免费配镜500副
- • 清流温泉文化节引入日本汤治理念,开启疗愈经济新模式
- • 三明职业教育园区盛大启用,助力产业技术工人培养超万名
- • 全国首创“林权流转+碳汇质押”模式,林农合作社引资规模突破50亿,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小吃集团进军国际市场,迪拜旗舰店智能机器人包蒸饺日销2万笼,科技赋能传统美食
- • 沙县将军祠考古发现唐代兵器库遗迹:千年古战场的秘密重见天日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单价突破百元大关
- • “泰宁红军街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年轻游客重走革命路,传承红色基因”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三元万寿岩遗址旧石器新发现,考古研学游订单翻倍,探寻史前文明的热潮再次掀起
- • 清流鲜切花出口量领跑全省,冷链专线直通荷兰拍卖市场展现产业新活力
- • 全国首个“教育元宇宙实验室”在三明一中建成,开启未来教育新篇章
- • 建宁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出口量突破千吨,绿色崛起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县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产值年增200%
- • 宁化县客家山歌合唱团惊艳维也纳金色大厅,文化输出再掀高潮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培育百名农民演员,年演出收入突破800万元
- • 三明经开区设立半导体材料中试基地,携手日韩企业共筑研发新篇章
- • “建宁无废乡村试点全域铺开,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率达95%”
- • 尤溪县创新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实现城乡教师教案互通率100%
- • 宁化长征学院落地,红色培训年创收超2亿元助力民生发展
- • 朱熹诞辰895周年:尤溪举办理学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将乐龙栖山开启‘碳汇+文旅’试点,游客购碳积分抵门票,绿色出行新风尚”
- • 沙县富口镇“同心锁祈愿林”落成庆典,百对夫妻共赴传统结发礼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展现新时代干部风貌
- • 尤溪桂峰村晒秋节盛况空前,古厝摄影大赛百万流量吸睛
- • 大田土堡壁画修复成果展:明代民间绘画瑰宝的重生之旅
- • 万寿岩遗址保护专班召开会议,共谋史前遗址活化利用新篇章
- • 将乐龙栖山开启“碳汇+文旅”试点,游客购碳积分抵门票,绿色出行新风尚
- • 沙县小吃技艺扶贫培训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培养3万学员,就业率高达98%
- • 大田县铸造业绿色转型,废砂再生利用率达95%以上,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新潮流
- • 大田县“1+N”课后服务模式启动,非遗剪纸与高山茶艺课程受热捧
- • 三明再创绿色奇迹: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投资地图”发布,千亿级绿色项目库吸引跨国资本关注
- • 三明市政协主席会议聚焦万寿岩遗址保护利用,共谋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朱子文化园沉浸式夜游项目国庆亮相,点亮文化夜游新体验
- • 清流赖坊古村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传承千年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地方发展
- • 大田板凳龙舞破吉尼斯纪录,108节龙身点亮元宵夜空
- • 泰宁设立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精神助力旅游服务品质飞跃
- • 建宁高山莲子粉冲剂惊艳上市,降三高功能获国家专利认证
- • 沙县夏茂镇“板凳宴”:百米长桌汇聚百家乡土味
- • 三明市发放首笔“碳汇贷”,林农凭生态价值获千万融资,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尤溪县“朱子家训实践校”荣获全国德育示范案例,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 • 永安竹文化创意大赛:废弃竹材变身艺术装置,展现竹文化的独特魅力
- • 三明一中荣膺剑桥国际课程认证,开启A-Level教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