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与福州携手共建“飞地科创园”,研发成果本地转化享税收减免红利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福建省三明市与福州市作为相邻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携手共建“飞地科创园”,旨在通过政策扶持和税收减免,推动研发成果的本地转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飞地科创园”是三明市与福州市创新合作的新模式,它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该科创园位于三明市,由福州市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打造一个集研发、孵化、转化、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
“飞地科创园”的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企业在此地研发成果的转化,可享受税收减免红利。具体来说,对于符合条件的研发企业,其研发投入可按一定比例享受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其次,园区内企业可享受人才引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飞地科创园”的推动下,三明市与福州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
1. 福州市某企业入驻“飞地科创园”后,充分利用三明市的资源优势,成功研发出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该技术已实现本地转化,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三明市某企业通过与“飞地科创园”内企业合作,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了自身创新能力。在税收减免政策的支持下,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
3. “飞地科创园”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这些人才为园区企业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推动了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
“飞地科创园”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政策扶持,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 深化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
3. 优化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总之,三明与福州共建“飞地科创园”,通过研发成果本地转化享受税收减免红利,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创新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 三明市发布首部《红色民俗志》,传承革命年代生活技艺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脱贫户亩均分红突破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探寻明溪药谷小镇:中医药文化与生态康养深度游之旅
- • 泰宁丹霞景区元宇宙游览火热,VR竹筏漂流预约量突破百万
- • 三明试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破解“靠天吃饭”难题,助力农业稳定发展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非遗手作小物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高山茶农喜获专项保险,共筑抵御自然灾害致损风险防线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贴画惊艳亮相,展现生态之美”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携手德国隐形冠军,氢能阀门项目年产值突破30亿
- • 大田铸造行业拥抱“5G+工业机器人”,引领全省应用推广新潮流
- • 永安小陶镇农业气象保险全覆盖,极端天气理赔24小时到账,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营:亲子家庭共赴南宋书院生活之旅
- • “建宁溪口镇试点‘区块链+信用积分’,诚信家庭低息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喜收“空气钱”
- • 朱子文化园沉浸式夜游项目国庆亮相,点亮文化夜游新体验
- • 沙县小吃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小微店主秒批贷款突破5亿元
- • 尤溪县“朱子家训实践校”荣膺全国德育示范案例,传承传统文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创收超千万,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 • 全球客属商会投资宁化,签约项目金额超80亿,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宁化县隆重启动《李世熊全集》编纂工程,传承历史瑰宝
- • 新发现!黄慎蛟湖题壁诗真迹在三明首展,千年文化瑰宝重见天日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助力全省发展,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
- • 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万亩林海变身“绿色银行”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100亿共建三明国际产业新城
- • 建宁智慧农业示范园获先正达注资,助力年孵化科技农企50家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尤溪纺织产业碳中和转型启动,申洲国际投资20亿打造零碳工厂引领绿色未来
- • 三明市教育振兴基金启动,助力困境学生圆梦未来
- • 清流废弃小学变身零碳民宿,光伏发电年减碳50吨,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高达95%
- • “将乐高唐镇‘防返贫监测平台’预警,精准帮扶200户边缘家庭,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尚书第:揭秘明代兵部尚书豪宅的建筑玄机
- • 三明学院荣获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称号,2000名产业工程师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 • 考古人员复原唐代邓光布将军洛溪桥战场遗址:探寻历史脉络,重现千年战事
- • 沙县智慧停车系统助力主城区,实时查询缓解“停车难”
- •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改革,覆盖50所试点学校,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尤溪洋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投用,学生亲身体验复原明代线装古籍
- • 台湾杨时宗亲会返乡祭祖,捐赠宋代龟山先生画像,传承文化情谊
- • 尤溪联合梯田大地艺术节:稻田迷宫成网红打卡地,魅力无限!
- • 三明林改经验写入国家扶贫白皮书,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全国推广
- • 将乐杨时文化园盛大开园,再现“程门立雪”实景剧,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建宁闽江源护水员公益岗助力300贫困户年增收2万+”
- • 三明市首部《红色民俗志》发布,257项革命年代生活技艺传承千年文化
- • “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程全面启动,50所中小学率先开设AI基础课程”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畲族文化新篇章
- • 三明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获奖数位居全省第三
- • 三明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50万吨,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清流赖坊古民居“时间胶囊”:住明清老宅,学耕读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