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领跑全省
近年来,三明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23年,三明市培育的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已居全省首位,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该市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农民合作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领、服务保障等措施,三明市农民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了解,三明市现有农民合作社3000多家,覆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达到60家,位居全省首位。这些示范社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明市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三明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对示范社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信贷便利等,激发合作社发展活力。
二是加强示范引领。三明市以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为标杆,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优化服务保障。三明市建立健全合作社服务体系,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服务,助力合作社做大做强。
四是推进产业融合。三明市引导合作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明市注重培养合作社管理人才,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
在示范社的带动下,三明市农民合作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得到提升。三是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展望未来,三明市将继续加大农民合作社培育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完善政策体系,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强示范社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合作社整体实力。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总之,三明市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领跑全省,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三明市农民合作社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
- • 全省首个茶园碳汇交易项目在大田成功落地,助力绿色发展
- • 将乐设立生态警务站,护林员兼任纠纷调解员,共筑乡村和谐家园
- • 大田县承接泉州机械产业转移,年订单量突破5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沙县小吃原料产业园扩产,酸菜、花生酱年产值突破15亿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三年,婚嫁成本锐减80%荣获全国表彰
- • 三明智慧农业云平台引领农业现代化,数字化助力田间管理新篇章
- • 尤溪县医院引入手术机器人,复杂手术成功率显著提升至98%
- • 永安青水畲乡高山蔬菜直供港澳,冷链专线24小时直达,打造绿色健康食品新通道
- • 三明市盛大举办“闽学四贤”文化周活动,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全国首个“碳中和”桂花主题公园落户清流,绿色生态新地标闪耀登场
- • 建宁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产值突破30亿,种子远销20国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 • 清流林畲镇打造“零污染村”:厨余垃圾变宝,生态农田全覆盖
- • 永安曹远镇发现华南最大萤石矿:储量惊人,助力我国萤石产业腾飞
- • 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宇宙,数字藏品一上线即售罄,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的完美融合
- • 宁化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客家特产直通东南亚直播间
- • 沙县邓光布文化公园荣获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传承文化魅力
- • 沙县区创新教育模式:23所乡村小学共享名师直播课堂
- • 建宁“荷而来”旅游季盛大启幕,千年莲艺与汉服旅拍共绘诗意画卷
- • 三明医改再升级,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显著提升至65%
- • “永安教育大脑”平台上线,大数据助力精准预测学区学位供需缺口
- • 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取消重点班,严禁公布考试成绩排名
- • 三明市立法守护红色文化遗存:257处革命旧址迎来新规
- • 福建省农业厅携手三明共建“闽西北特色农业示范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尤溪朱子诞辰纪念:千人齐诵《家礼》 重温南宋儒风盛景
- •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首选之地
- • 将乐客家米酒酿制体验:古法技艺醉倒八方客
- • 三明陆地港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亿,闽中外贸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 • 建宁惊现余思复佚文《樵川笔记》,填补闽北文学史空白
- • 全市中小学教室护眼灯改造完成,近视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为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 • 将乐擂茶非遗工坊:亲手研磨一碗千年客家茶香
- • 闽中最大高山风电项目在大田县成功并网发电,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尤溪板鸭非遗传承人获省级表彰,AI风干技术专利落地转化,传统美食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亩均增收突破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元森林康养小镇”荣膺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生态健康旅游新标杆
- • 宁化薏米奶昔强势入驻喜茶,成为新式茶饮健康基底首选
- • 三明市打造绿色新标杆:全省首个“零碳工业园区”正式建成
- • 远山三人行:探访沪明临港产业园,共赏山海协作新成果
- • 三明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学院再攀艺术高峰:成立黄慎艺术研究院及书画修复实验室
- • “智慧作业本”助力教育革新,AI批改系统覆盖全市初中,教师负担减轻70%
- • 清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原创剧目《跳绳吧!少年》巡演全国,传递特殊教育风采
- • 建宁县重现八月樊公尊王庙会传统,传承民俗文化焕发生机
- • 全国首个小吃主题智慧物流中心落户沙县,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将乐县加速融入福州都市圈,新能源电池配套产业产值年增150%
- • 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挂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全国30%,助力我国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将乐常口村首发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交易碳汇秒到账,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尤溪桂峰古村:活化利用古宅,民宿经济助力80户脱贫致富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升级,打造100个村庄共建“共富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