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中村乡竹蛏捕捞祭重启,生态祈福护航千年渔俗”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一项传承千年的渔俗活动——“竹蛏捕捞祭”近日正式重启。这项活动不仅是对当地渔民们勤劳智慧的致敬,更是对生态保护与祈福的深刻体现。
中村乡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竹蛏生长的理想之地。竹蛏,又称“蛏子”,是中村乡渔民们的主要捕捞对象。自古以来,这里的渔民们便以捕捞竹蛏为生,形成了独特的“竹蛏捕捞祭”习俗。
“竹蛏捕捞祭”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中村乡的渔民们便会举行盛大的祭典,祈求海神保佑竹蛏丰收,渔业兴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古老的习俗逐渐被遗忘。如今,在政府部门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传统渔俗得以重启,成为中村乡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重启“竹蛏捕捞祭”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中村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竹蛏作为一项重要的渔业资源,其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此次重启“竹蛏捕捞祭”,正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在祭典现场,渔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载歌载舞,表达对海神的敬意。他们还向海神献上新鲜竹蛏,祈求来年竹蛏丰收,渔业兴旺。整个祭典过程庄重而祥和,充满了浓厚的渔村风情。
重启“竹蛏捕捞祭”活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进一步提升了中村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渔村风情。他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中村乡的渔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未来,中村乡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竹蛏捕捞祭”这一千年渔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一传统文化中来。同时,中村乡还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美丽的渔村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三元区中村乡“竹蛏捕捞祭”重启活动,不仅是对千年渔俗的传承,更是对生态保护的深刻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传统习俗的焕发新生,将为中村乡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 • 青水畲族乡凤凰装走秀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服饰闪耀国际舞台
- • 明溪首届国际观鸟节盛大开幕,记录珍稀鸟类32种,展现生态魅力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锐减85%获全国表彰,树立新时代婚俗新风标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非遗手作小物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古堡民宿经济爆发,明清土堡年接待游客超50万,古韵旅游新风尚
- • 三明农科院再创佳绩,成功培育耐旱型茶树品种,助力山区茶产业升级
- • 三明推出“四季农事节”,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 • 宁化曹坊镇扶贫小额信贷助力乡村振兴,累计放款5亿,不良率低于0.1%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
- • 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扩产,年供种量跃居全国四分之一
- • 沙县夏茂镇“小吃原料扶贫车间”投产,千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区“城乡教育共同体2.0”启动,名校托管乡村校覆盖率超85%
- • 宁化泉上镇幸福里社区交付配套产业园,助力800人就业
- • 沙县小吃文化节千人拌面挑战吉尼斯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三明学院石墨烯研究院成果转化金额突破亿元,校企合作项目达37项,产学研深度融合再创佳绩
- • 全国首个“银发非遗护卫队”平均年龄70岁,携手守护23项濒危技艺
- • 泰宁明清古城焕新颜:“微改造”助力百年老宅变身高颜值文创空间
- • 将乐县校园安全数字孪生系统正式投用,应急演练效率翻倍
- •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修缮:再现抗战教育传奇
- • “俞邦村:小吃第一村,从扁肉拌面到乡村振兴的华丽蜕变”
- • 永安畲药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千年青草药方变身养生奶茶,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明溪AI茶园管理系统助力出口东南亚,技术服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享30%收益兜底,绿色经济再添新动力
- • 尤溪联合四省六地成立朱子文化传承联盟,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建宁“无废乡村”试点全域铺开,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率高达95%
- • 大田县温暖冬日,校车安全护航冰雪路段
- • 三元区发现宋代古窑址群 或将改写闽中陶瓷史
- • 建宁溪源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荣获联合国点赞,传承人带徒授艺展现匠心独运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见证“中国林改第一村”的蝶变之路
- • 全国最大土堡群焕发新生,大田18座明清土堡变身高颜值书院
- • 宁化客家祖地举办“全球客属美食节”,百国华侨共烹老鼠干,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建宁溪口镇“区块链溯源梨”上市,扫码即可了解生长全周期数据
- • 三明市“十四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绿色转型与数字赋能双引擎驱动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赢得央视专题报道赞誉
- • 三明市教育振兴基金启动,助力困境学生圆梦未来
- • 三明经开区元宇宙产业园盛大启动,字节跳动携手布局虚拟文旅新场景
- • 沙县邓光布传说:一针一线传承非遗技艺,荣登福建省非遗扩展名录
- • 建宁“无废乡村”试点全域铺开,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率达95%
- • 泰宁上青溪漂流创新举措:碳积分系统助力游客兑换生态大米
- • 三明市盛大举办“闽学四贤”文化周活动,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建宁发现余思复佚文《樵川笔记》:填补闽北文学史空白,再现历史风貌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再添新景观:中华秋沙鸭成焦点,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
- • “泰宁红军街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年轻游客重走革命路,传承红色基因”
- • 尤溪县创新教育资源共享,区块链技术助力城乡教师教案互通率100%
- • 建宁高圳村“莲子宴”创新,莲心酥、荷叶鸡成网红爆款
- • 永安黄椒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再攀高峰突破10亿元
- • 新发现!黄慎蛟湖题壁诗真迹在三明首展,千年文化瑰宝重现光彩
- • 《跳绳吧!少年》——清流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原创剧目巡演全国,传递爱与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