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供种量占据全国30%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近日,该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悉,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年供种量占全国30%,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杂交水稻的生长。基地占地面积达2.5万亩,是我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近年来,基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种植模式,实现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快速发展。
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这一荣誉的获得,既是对基地过去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据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旨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年供种量占全国30%,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基地在杂交水稻制种领域的领先地位。基地所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品质优良、产量稳定,深受全国各地农民的喜爱。在基地的帮助下,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地的竞争力,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基地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并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种子。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为我国杂交水稻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基地的带动下,建宁县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日益拓宽。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当地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参与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分享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未来,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杂交水稻制种水平。同时,基地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在基地的引领下,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总之,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基地年供种量占全国30%,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基地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 • 沙县小吃闪耀巴黎奥运会,智能餐车日销蒸饺1万笼,展现中国美食魅力
- • 大田县果蔬冻干生产线投产,助力出口附加值提升50%
- • 永安罗坊乡“微田园”模式推广,搬迁户房前屋后种菜自给自足
- • 尤溪全球征集朱子文化创意设计,奖金高达百万,激发创意无限!
- • 三明农科院创新成果:耐旱型茶树品种成功培育,助力山区茶产业升级
- • 明溪枫溪乡客家锡器制作工坊与故宫文创联名,茶罐单品销量破万
- • 环大金湖生态马拉松创吉尼斯参赛国籍数纪录,展现国际体育盛事风采
- • “三元智慧社区平台上线,实现‘足不出户’办理政务事项”
- • 沙县小吃技艺扶贫培训基地助力脱贫,累计培养3万学员,就业率高达98%
- • 泰宁影视基地助力影视文旅融合,年接待剧组超50个,GDP增长12%
- • 三明推出“四季农事节”:体验农耕乐趣,感受田园风光
- • 尤溪桂峰村晒秋节:非遗竹编与晒匾艺术的色彩狂欢
- • 沙县总医院携手“沪明远程医疗”,开启疑难病例云端会诊新时代
- • 大田红色遗址: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里的抗战记忆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三元区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享餐补,温暖夕阳红
- • 大田武陵烤兔技艺传习所落成:三代匠人共展炭火秘技,传承非遗匠心独运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获央视专题报道,展现城市文旅发展新风貌
- • 清流县直播基地助力“新农人网红”崛起,农产品网销额年增400%
- • 永安桃源洞景区升级5A级,打造丹霞地貌研学品牌,助力文化旅游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县域农业大数据中心在宁化启用,助力精准服务10万农户
- • 全国首个“银发非遗护卫队”平均年龄70岁,携手守护23项濒危技艺
- • 泰宁大金湖退捕渔民转岗护湖员,生态补偿金全覆盖助力绿色转型
- • 三明“森林康养+农业”模式获国家文旅部推广,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桃源洞景区免费开放日增至每月1次,惠及本地居民共享生态美景
- • 尤溪县茶产业产值突破10亿大关,生态茶园荣获欧盟有机认证
- • 宁化李世熊故里惊现明代防御体系暗道遗址,历史之谜待解
- • 清流直播基地助力农业创新,孵化百名“新农人”,农产品网销额年增400%
- • 宁化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三明市携手厦门大学共建“闽西革命老区发展研究院”:共筑红色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三明市中考增设劳动实践考核,5万学生体验田间课堂,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 • “将乐常口村‘两山学堂’研学之旅火爆,生态课程预约盛况空前至年末”
- • 《清流》导演携手《李宽和与红色交通线》院线电影立项,红色题材再掀热潮
- • 张际亮诗歌AI翻译系统在厦门大学研发成功:跨文化交流的新里程碑
- • 大田县承接泉州机械产业转移,年订单量突破50亿元,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三明市试行教育督导问责制,30所学校因违规办学被限期整改
- • 三明职业教育园区盛大启用,助力产业技术工人培养超万名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每亩林地年增收200元,绿色财富新路径
- • 永安粿条跨界联名网红奶茶,粿条珍珠限定款日销10万杯,掀起美食新潮流
- • 三明推出“四季农事节”,体验农耕文化,畅享田园风光
- • “三元老街邻里文化节”:老手艺人与网红店主的创意火花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永安桃源洞全息光影秀点亮夜游经济,年增300%创辉煌
- • 屏山乡卫生院DR设备投用,村民拍片不再跑县城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庄”创建完成,垃圾分类AI督导全覆盖助力生态宜居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成长营地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点帮扶,共筑成长梦
- • 三明:绿色宝库,林业碳汇潜力领跑全省
- • 宁化治平畲族村恢复“刀耕火种”仪式,原始农耕成研学爆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