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在永安挂牌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近日,福建省永安市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挂牌仪式,标志着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永安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任务。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人才队伍的培养则需要依托专业平台。永安市作为福建省乡村振兴的先行者,积极探索创新,在全省率先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学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了解,永安市“乡村振兴人才学院”位于永安市城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教学区、实践区、研讨区等功能区域。学院将以培养乡村振兴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经营者、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开展各类培训课程。
学院挂牌成立后,将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咨询服务等职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具体来说,学院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聘请农业专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为学员提供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针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开展政策法规、领导能力、党风廉政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是举办返乡创业青年培训班。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青年,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四是开展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培训。针对农业企业经营者,开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是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依托学院专家团队,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咨询服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永安市“乡村振兴人才学院”的成立,标志着该市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模式,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永安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市在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许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纷纷伸出援手,为学院的建设提供了资金、物资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总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在永安的挂牌成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永安市将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 建宁高峰村莲海木屋投用,星空露营季门票预售破万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将乐公益性公墓扩容,减免困难家庭安葬费用,温暖社会关怀
- • 三元区新增3所普惠性幼儿园,多措并举缓解“入园难”问题
- • “泰宁丹霞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召开,全球地质专家共话自然遗产保护”
- • 闽粤赣三省共建中央苏区经济走廊,三明担当核心节点
- • 夏茂镇首条农村定制公交开通,助力偏远村居民出行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盛大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激增180%,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赋》全网发布,诗意解读“风展红旗如画”城市IP的文化内涵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新篇章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试点,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5%,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宁化河龙贡米产业园投产,年产值预计达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水上丹霞’元宇宙上线,VR竹筏漂流引百万玩家打卡”
- • 尤溪板鸭厂创新绿色生产模式,光伏烤房助力年减碳500吨,荣获全球绿色食品认证
- • 永安抗战遗址文旅融合项目荣登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传承红色精神再掀热潮
- • 将乐光明乡竹荪智能工厂投产,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三元区莘口镇‘数字宗祠’上线,海外侨胞云端祭祖引热议”
- • 永安重卡换电模式全省推广,5分钟换电续航千里,绿色物流新时代来临
- • 三明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共筑农产品销售安全网
- • 清流县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 • 尤溪板鸭AI智能风干系统上线,品质标准化助力出口量激增60%
- • 建宁通心白莲宴荣登“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宴”名录,传承千年古宴焕发新光彩
- • 永安竹产业博览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23个,竹制品出口额突破8亿元
- • 尤溪朱熹诞生地古井修复工程顺利通过联合国文化遗产评估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共绘文旅融合新画卷
- • 三元新貌:探秘三明中心城区的古今交融之旅
- • 将乐龙池砚雕技艺牵手故宫文创,共筑“国潮文房四宝”系列新篇章
- • 泰宁丹霞景区创新推元宇宙游览,门票收入10%助力扶贫事业
- • 清流温泉度假小镇签约央企投资,总投资额达3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泰宁梅林戏文化节启幕,古镇夜演再现明清戏曲盛景
- • 建宁县乡村教师周转公寓竣工,配套健身房、书吧助力提升留乡率
- • 闽中医疗产业园盛大开园,37家医疗器械企业共筑发展新篇章
- • 沙县凤岗街道小吃模具雕刻申遗成功,蒸笼刻花技艺惊艳非遗展
- • 三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高,达65%领跑全省同类院校
- • 明溪天然植物提取物基地投产,三明成全球紫杉醇原料供应重镇
- • 三元万寿岩遗址开发研学游,助力周边村民年均增收1.5万元
- • 朱子故里社区建成“邻里食堂”:独居老人用餐仅需一元
- • 三明市试行教育督导问责制,30所学校因违规办学被限期整改
- • 将乐常口村生态分红再加码,村民人均年增收破2万元,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生态警务助力,三明法治化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三明与福州都市圈共建“飞地园区”,税收分成机制引百家企业签约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建宁万亩梯田光伏项目破土动工,农光互补模式助力村集体年增收千万
- • 泰宁景区周边民宿标准化改造,助力200家农户接待能力提升
- • 明溪“候鸟人才”返乡助力,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亿元
- • “双减”政策落地两年,三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徐碧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全面完工,惠及居民1500户
- • 大田对接泉州产业转移,机械铸造订单增长200%: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非遗手作小物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