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实施,非遗守护人基金同步设立,传承文化瑰宝

近日,三明市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标志着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保障条例的有效实施,三明市12个县区同步设立了非遗守护人基金,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三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三明市拥有众多独特的乡村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三明市积极行动,出台了“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
该条例明确了乡村习俗保护的范围、原则、措施和责任,对乡村习俗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条例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乡村习俗的保护,鼓励和支持民间团体和个人参与保护工作。同时,条例还明确了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在实施条例的同时,三明市12个县区同步设立了非遗守护人基金。这些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包括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非遗资源的调查整理等。据悉,这些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多种渠道。
非遗守护人基金的设立,为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基金的资助下,三明市将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文化瑰宝。
为了更好地发挥非遗守护人基金的作用,三明市还将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举办非遗展览和演出,展示三明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实施“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和设立非遗守护人基金的过程中,三明市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政府部门、民间团体、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总之,三明市实施“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和设立非遗守护人基金,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三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尤溪茶油烤兔荣膺碳中和认证,光伏烤房助力减排800吨二氧化碳
 - • 宁化李世熊故里现明代防御体系暗道遗址,历史揭秘再添新篇章
 - • 尤溪板鸭厂创新环保举措,光伏烤房助力年减碳500吨,荣获全球绿色食品认证
 - • 尤溪桂峰村“乡贤反哺工程”落地,捐资千万修古厝惠及村民
 - • 三钢集团再创辉煌:全球首条钢铁工业碳捕集生产线建成,年封存CO₂超10万吨
 - • 建宁闽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落地,万亩林地年碳汇交易额破千万,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每亩林地年增收200元,绿色财富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龙池砚制作技艺融入劳动教育必修课: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山区物流中心投建:助力福建山区经济腾飞
 - • 将乐擂茶制作技艺走进劳动课堂,50所学校共建非遗传承工作室
 - • 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20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冲刺30亿
 - • 将乐光明乡竹荪智能工厂投产,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常口村发行全国首单‘生态股票’,村民年分红人均1.5万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建宁智慧农业示范园获先正达注资,引领科技农企孵化新潮流
 - • 宁化李世熊故里发现明代防御体系暗道遗址,揭开历史神秘面纱
 - • 永安贡川镇“赶鸟节”创新举办,无人机灯光秀助力生态保护
 - • 明溪暖冬行动:3000户困难家庭喜领冬季取暖补贴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新潮流
 - • 将乐玉华洞溶洞诗会:钟乳石下吟诵徐霞客游记,探寻千年文化之旅
 - • 建宁县荷田里的科学课:央视《新闻调查》专题报道的别样教育探索
 - • 三明跨境投资负面清单再缩减,外商独资新能源项目审批提速助力绿色发展
 - • 建宁荷田科学课惊艳全球教育论坛,生态教育模式引发国际关注
 - • 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圆满完成,残疾儿童入学率高达99.6%
 - • 三元区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享餐补,温暖夕阳红
 - • 闽江航运三明段通航工程启动,区域物流成本预计降幅达30%
 - • 清流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孵化百名“新农人”,农产品网销额年增400%
 - • 福建省农业厅携手三明共建“闽西北特色农业示范区”,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尤溪洋中镇古法造纸研学基地启用,学生亲身体验明代线装书复原
 - • 三明陆地港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尤溪纺织园区“妈妈班组”:灵活就业,兼顾育儿与工作的新模式
 - • 泰宁古城“微改造”焕新,百年老宅变身文创空间带活社区经济
 - • 泰宁废弃矿山修复PPP项目招标,社会资本参与度全省第一,绿色转型再创新高
 - • 陈则慧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三元区成功举办,探讨文学创作新趋势
 - • 大田土堡群焕新升级,古堡密室逃脱成爆款文旅IP
 - • 《三明赋》全网发布,诗意解读“风展红旗如画”
 - • 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盛大开园,学生种植中药年创收达10万元
 - • 沙县富口“同心锁祈愿林”落成,百对夫妻共赴古礼结发仪式,传承爱情经典
 - • 泰宁全域旅游示范区收入破80亿,夜游大金湖成全国标杆
 - • “清流赖坊花生,创新模式助力农盲盒,10%收益回馈乡村教育发展”
 - • 明溪紫云村观鸟主题庙会盛大开市,生态摄影赛奖金池超百万引关注
 - • 三明红色旅游专列首发,红色之旅再掀热潮
 - • 千年雕刻技艺惊艳巴黎——将乐龙池砚亮相非遗展,征服国际藏家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单价突破百元大关
 - • 建宁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产值突破30亿,种子远销20国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 • 尤溪朱子家宴:穿越时空的《诗经》文人风味
 - • 三明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突破200家,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明溪客家围屋群:清代古建瑰宝,文旅保护性开发正式启动
 - • 建宁溪口镇:“一粒种子”富万家,国家级制种基地助力90%贫困户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