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发布首部《红色民俗志》:传承革命年代生活技艺,弘扬红色文化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正式发布了首部《红色民俗志》,这是一部全面收录了257项革命年代生活技艺的珍贵文献。该书的出版,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的生活智慧和革命精神。
《红色民俗志》由三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三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编纂,历时两年完成。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饮食、服饰、建筑、节庆、工艺、信仰、语言、艺术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革命年代三明地区的民俗风情。
在这部《红色民俗志》中,收录的257项革命年代生活技艺,既有日常生活的实用技能,也有独特的民间艺术。例如,在饮食方面,有红军时期的“干粮”制作技艺、红军豆腐制作技艺等;在服饰方面,有红军军装制作技艺、草鞋编织技艺等;在建筑方面,有红军时期的土楼建筑技艺、茅草屋搭建技艺等。
这些生活技艺不仅反映了革命年代三明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更体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例如,红军时期的“干粮”制作技艺,就是为了让战士们能够在行军过程中,随时补充能量,保证战斗力。这种技艺不仅要求制作过程简单易行,还要保证干粮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编纂过程中,编纂团队深入挖掘了三明市丰富的红色资源,走访了众多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和民间艺人,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为《红色民俗志》的编纂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得该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红色民俗志》的出版,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革命先辈们在革命年代的生活状态,还可以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色民俗志》,三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包括举办《红色民俗志》首发式、展览、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些革命年代的生活技艺。
总之,《红色民俗志》的出版是三明市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一次重要举措。它不仅为研究革命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红色民俗志》将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 永安抗战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复原历史场景,传承抗战精神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 • 大仙峰茶美人景区:千亩生态茶园,体验采茶制茶之美
- • 三明市成立小吃产业研究院,发布《预制菜标准白皮书》引领行业标准化发展
- • 宁化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客家特产直通东南亚直播间
- • 县残联倾力打造“上门评残”服务,为行动不便群体带来福音
- • 将乐县全国首创“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泰宁大源村傩舞巡游破吉尼斯纪录,千年非遗文化魅力四射,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 • 大金湖“光储充微电网”投运,零碳景区助力五一游客破30万
- • 沪明对口合作再升级:20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超百亿元,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永安AI教师助手”助力教育革新,备课效率提升70%,全省教育系统全面推广
- • 明溪南方制药抗新冠口服药进入临床三期试验,为全球抗疫注入新希望
- • 泰宁暖菇包推二十四节气限定款,艾草青团成网红爆品——传统美食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清流与广州携手共建“飞地花卉基地”,助力大湾区鲜切花市场繁荣
- • 永安轴承制造数字化车间投用,产品良品率突破99.8%,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将乐县校园安全数字孪生系统投用,应急演练效率翻倍,筑牢安全防线
- •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在福建揭牌
- • 泰宁影视基地创新引入虚拟制片技术,丹霞背景实时合成助力剧组高效拍摄
- • 将乐龙栖山开启“碳汇+文旅”试点,游客购碳积分抵门票,绿色出行新风尚
- • 泰宁明清园荣膺国家乡村遗产酒店,古建民宿助力村民增收新篇章
- • 将乐万安镇赛酒节创新举办,古法酿制红曲酒拍卖单价破万元,传承千年酒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建宁惊现余思复佚文《樵川笔记》,填补闽北文学史空白
- • 大田土堡活化计划:安良堡变身非遗民宿体验地,传承古韵新生活
- • 海归硕士引领尤溪试点“乡村CEO”计划,古村营收翻两番
- • 《扁肉侠》动漫上线,沙县小吃文化IP周边热销全网,传统美食魅力再升级
- • 大田屏山乡“高山茶葬”:环保认证下的生命延续新方式
- • 永安吉山村抗战文化遗址焕新,民国学堂变身非遗咖啡馆,传承历史新风尚
- • 永安笋竹合作社年产值破亿元,荣膺全国示范社
- • 宁化客家山歌合唱团受邀央视中秋晚会,传统文化输出获盛赞
- • 将乐杨时文化园盛大开园,重现“程门立雪”实景剧,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枢纽启用,助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 • 建宁黄桃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冻干果脆畅销RCEP成员国,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百个社区共筑非遗传承梦,居民变身民俗共享志愿者
- • 泰宁上青溪漂流创新举措:碳积分兑换助力脱贫户生态大米销售
- • 三明市设立5亿元人才基金,助力海内外高层次团队创业新篇章
- • 泰宁县“智慧作业本”试点:大数据精准分析学生知识盲区,助力教育革新
- • 尤溪试点“乡村CEO”计划,海归硕士运营古村营收翻两番: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 永安桃源洞悬崖咖啡馆:一杯咖啡,俯瞰丹霞绝壁的绝美体验
- • 沙县启动邓光布文化节,再现唐将戍边场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中印尼“两国双园”三明分区启动,燕窝加工项目签约额超20亿,共筑互利共赢新篇章
- • 宁化泉上镇“春耕开犁礼”重现,百头水牛披红绸祈愿丰年
- • 清流赖坊古民居“时间胶囊”:住明清老宅,学耕读传家
- • 永安竹海音乐节:竹林深处,邂逅民谣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 • 深呼吸小城发布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目标提前实现
- • 沙县启动邓光布文化节,再现唐将戍边场景,传承历史文化
- • 全国首个县域农业大数据中心在宁化启用,助力10万农户精准农业发展
- • 三明林改经验写入国家扶贫白皮书,引领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全国推广
- • 清流九龙湖鱼鲜季:现捕现做的全鱼宴,美味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