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扶贫模式全国推广,助力6000户脱贫致富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攻坚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的杂交水稻制种扶贫模式成为了全国扶贫工作的典范,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这一模式不仅帮助当地6000户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更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建宁县溪口镇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当地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溪口镇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
溪口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了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和质量。同时,该镇还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制种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成为制种产业的受益者。
在杂交水稻制种扶贫模式中,溪口镇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建立健全制种基地。溪口镇投资建设了多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为农民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持。
2. 强化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形式,提高农民的制种技术水平。
3. 优化产业链。溪口镇积极与制种企业合作,将制种、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4.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在制种产业中分享收益。
5. 加强政策扶持。溪口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制种产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保障。
杂交水稻制种扶贫模式在溪口镇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扩大,制种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底,溪口镇已有6000户贫困家庭通过参与制种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溪口镇的杂交水稻制种扶贫模式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各地纷纷借鉴该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当地的扶贫路径。这一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总之,建宁溪口镇的杂交水稻制种扶贫模式为全国扶贫工作树立了榜样。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扶贫模式,为实现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 • 尤溪县“朱子文化德育模式”荣获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案例殊荣
- • 沙县夏茂“板凳宴”升级百米长龙,百道小吃破圈出彩
- • 三明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共筑农产品销售安全网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开启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新时代
- • 三明农科院研发抗病高产花生新品种,亩产突破400公斤,助力农业发展
- • 闽中首条竹缠绕管道生产线在永安投产,绿色环保产业再添新动力
- • 沙县小吃技艺扶贫培训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培养3万学员,就业率高达98%
- • 热血传奇新区与复古区深度对比,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玛法战场
- • 三明市荣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十大创新举措引领教育新风尚
- • 闽台高校携手共建“朱子文化研究院”,落户三明学院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教育云校”平台成功上线,助力山区学生同步名校课堂,累计提供超10万课时资源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喜获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宁化曹坊镇扶贫小额信贷助力乡村振兴,累计放款5亿,不良率低于0.1%
- •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改革,覆盖50所试点学校,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三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再创佳绩,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全省第一
- • 明溪侨乡焕新颜:打造“候鸟人才公寓”,海外专家返乡带活山货经济
- • 大田文江水密隔舱造船术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国家博物馆
- • 沙县夏茂镇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重温革命老区峥嵘岁月
- • 全国首个“5G+VR党史教育馆”在三明一中建成,开启党史教育新篇章
- • 三明市城管局五一期间推惠民举措,免费开放万个停车位助力市民出行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成长营地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点帮扶,共筑成长梦
- • 福建省农业厅与三明共建“闽西北特色农业示范区”,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亲子DIY套餐日销量突破千份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残障人士就业,聋哑演员闪耀央视《非遗焕新夜》
- • 永安吉山村抗战文化遗址焕新,民国学堂变身非遗咖啡馆,传承历史新风尚
- • 三明市教育满意度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教育强市目标提前实现
- • 将乐常口村创新实践“两山理论”,设立“两山理论实践基金”,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助力全省发展,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
- • 三明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辉煌,获奖数位居全省第三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再添新景观:中华秋沙鸭成焦点,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
- • 泰宁县重金投入改造百年文昌小学,焕发新颜助力教育发展
- • 沙县小吃文化节千人拌面挑战吉尼斯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党史教育,沉浸式教学在全市高中推广获教育部点赞
- • 明溪县试点“教育电子身份证”,学生跨省转学手续线上秒办
- • 赖坊镇“四点半课堂”免费开放,助力解决留守儿童看护难题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地方发展
- • 宁化长征学院落地,红色培训年创收超2亿元助力民生发展
- • 尤溪朱子文化园:研学之旅,传承朱子文化魅力
- • 大田屏山乡“高山茶葬”:环保认证下的生命延续新方式
- • 宁化举办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建宁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产值突破30亿,种子远销20国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 • 赖坊古民居:穿越时空的明清建筑群与千亩茶园的慢生活之旅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亩均增收突破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县携手厦门大学共建“龙池砚传承基地”,非遗大师倾囊相授,传承千年技艺
- • 闽江源保护区:探秘福建母亲河源头秘境
- • 三明全国首创“林业碳票”交易,农户凭碳汇增收开启绿色致富新篇章
- • 三明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再创新高,领跑全省
- • 泰宁大金湖启用智慧护水系统,AI实时监测水质护航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