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助力我国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水稻育种领域。近日,位于福建省建宁的中国稻种基地传来喜讯,成功育成了一种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宁,素有“中国稻种之乡”的美誉,这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水稻生长。近年来,建宁中国稻种基地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此次育成的耐高温水稻,名为“建宁101”,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成功突破了高温逆境下水稻生长发育的难题。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1. 耐高温:在35℃以上的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有效避免了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 高产:亩产可达1200公斤以上,比普通水稻品种增产20%以上。
3. 优质:米粒饱满,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4. 抗逆性强:对病虫害、盐碱地等逆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建宁101”的育成,不仅为我国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选择,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以下是“建宁101”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 提高粮食产量:在高温逆境下,仍能保持较高产量,有助于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
2. 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培育耐高温水稻,降低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建宁中国稻种基地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机构、种植户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水稻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总之,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的耐高温水稻“建宁101”,亩产突破1200公斤,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一大突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我国水稻产业在未来取得更多辉煌成果。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下降80%获全国表彰,谱写新时代文明新风
- • 全国首个“教育元宇宙实验室”在三明一中建成,开启教育新纪元
- • 三明职教园荣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助力地方产业特色专业发展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再添新成员: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助力生态保护
- • 大田板凳龙舞破吉尼斯纪录,108节龙身点亮元宵夜空
- • 全国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尤溪成功举办,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程正式启动,50所中小学率先开设AI基础课程
- • 三明绿色崛起,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福建山区市
- • “将乐高唐镇AI村医助手覆盖,慢性病管理精准度提升40%”
- • “永安桃源洞武侠文化周盛大开幕,金庸笔下门派实景沉浸式开战,再现江湖传奇”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再现“中国林改小岗村”发展历程
- • 沙县总医院与上海三甲医院携手开通远程会诊,疑难杂症不出县
- • 永安粿条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招募文化代言人共赴传承之旅
- • 大金湖零碳旅游示范区引资30亿,光伏游船与碳积分系统引领全国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明溪县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校园”,光伏发电实现全部用电需求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红色马拉松:奔跑在历史的风景里
- • 三明百个社区同庆“邻里文化节”,共烹百家饭展百家绝活
- • 宁化河龙贡米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追溯稻田到餐桌全过程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沙县富口“同心锁祈愿林”落成,百对夫妻共赴古礼结发仪式,传承爱情经典
- • 尤溪梅仙镇“肉光饼技艺大赛”盛大举行,百年炭火烤炉重现街头,传承非遗美食文化
- • 尤溪纺织产业迈向碳中和,申洲国际投资20亿打造零碳工厂
- • 宁化李世熊故里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传承历史文脉
- • 桃源洞景区免费开放日增至每月1次,惠及本地居民共享生态美景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正式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享30%收益兜底
- • 三明市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力争目标产业规模突破800亿
- • 清流县“送教上门”机器人投用,重度残疾儿童享受定制化课程
- • 宁化方田乡“乡村医生县管乡用”政策落地,优质医疗资源直达村卫生所
- • 建宁高峰村“莲海木屋”投用,星空露营季门票预售破万张,乡村旅游新风尚来袭!
- • 大田土堡茶会:穿越时空的茶香之旅,百年军事堡垒里的高山茶品鉴
- • 明溪新建乡村教师周转房,解决120名教师住房难题
- • 尤溪侠天下景区:体验武侠实景剧本杀,挑战玻璃悬桥,畅游武侠世界!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党史教育,沉浸式教学覆盖全市高中,教育部点赞创新举措
- • 三明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GEP核算体系全省推广助力绿色发展
- • 建宁均口镇“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力贫困学子实现全覆盖就业
- • 大田屏山乡茶园荣膺“中国醉美茶旅目的地”称号,茶旅文化再掀热潮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助力脱贫户就业新篇章
- • 建宁县杂交水稻科研基地荣膺“国家实践教学点”,学生亲临袁隆平团队课题一线
- • 宁化智慧纺织工厂启用数字孪生系统,订单交付周期缩短60%,开启纺织行业新篇章
- • 建宁溪口镇:一粒种子富万家,国家级制种基地助力脱贫攻坚
- • 清流赖坊古村焕新颜,“跑马墙夜市”开街,明代古宅变身文创集市
- • 大田茶美人IP联名故宫文创,茶油礼盒融汇土堡纹样设计,演绎传统文化新风尚
- • 千亿级氟新材料产业园落户三明,巴斯夫等国际巨头签约入驻,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李宽和:从堂丁到开国大校》——清流县纪录片展现革命英雄的传奇人生
- • “大县文江镇乡村共享书屋正式投用,扫码借书服务覆盖留守儿童千人”
- • 三明客家酿酒节盛大开幕,古法黄酒与现代精酿的完美融合引爆年轻市场
- • 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正式启动,硕士占比目标提升至25%
- • 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扶贫模式全国推广,助力6000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