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点燃乡村游热潮,农民演员年收入突破十万元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福建省泰宁县,一项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梅林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带动乡村游的发展,让农民演员年收入突破十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
梅林戏,源于明末清初,是福建省泰宁县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形式,被誉为“南戏之祖”。它以独特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艺和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梅林戏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宁县积极探索创新,将梅林戏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梅林戏非遗工坊。工坊内,农民演员们通过学习、排练,将梅林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非遗工坊的建立,不仅让梅林戏得到了传承,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工坊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坊共有演员30余人,其中农民演员占比超过80%。这些农民演员在工坊的演出中,年收入普遍超过10万元,有的甚至达到20万元。
“以前我们种地,一年到头收入也不多。现在加入非遗工坊,不仅能学到一门手艺,还能挣到钱,生活越来越好了。”一位农民演员高兴地说。
非遗工坊的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梅林戏演出,还能了解到这一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据统计,近年来,梅林戏非遗工坊接待游客数量逐年攀升,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梅林戏的影响力,泰宁县还积极举办各类梅林戏比赛、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戏曲爱好者共同探讨梅林戏的传承与发展。此外,泰宁县还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展梅林戏文化交流活动,让这一传统戏曲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梅林戏非遗工坊的成功,充分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泰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表示,下一步,泰宁县将继续加大对梅林戏的保护力度,推动梅林戏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让这一传统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梅林戏非遗工坊的建立,不仅让农民演员们实现了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相信梅林戏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实现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餐饮行业新变革
- • 三明红色旅游专列首发,红色之旅再掀热潮
- • 沙县小吃预制菜华丽登陆北美电商平台,首日订单突破10万!
- • 三明小吃集团获10亿融资,三年内打造全球供应链中心
- • 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程启动,50所中小学迎来AI基础课程新篇章
- •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重生:客家祖训家谱的亲手印制之旅
- • 宁化河龙贡米智慧农田投产,5G监测助力千户农民增收超万元
- • 明溪肉脯干推出低糖低脂版,健身人群复购率激增300%,引领健康零食新潮流
- • 尤溪金柑蜜饯“零卡糖”新版本,成都市白领办公室零食首选
- • 泰宁旅游中专创新举措:开设丹霞地貌导游专修班,实战教学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 尤溪朱子诞辰890周年纪念活动盛大举行,千人共诵《朱子家训》传承文化精髓
- • 三明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突破200家,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全省首个石墨烯产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永安,助力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永安罗坊乡“微公交村村通”开通,山区老人免费乘车就医,便捷生活温暖人心
- • 三明创新举措:招募“青年农管家”应对老龄化,托管万亩农田
- • 三明市偏远地区教师待遇提升:月薪补贴最高达40%,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三明市美术馆盛大开馆,首展“闽中山水画派百年精品”亮相
- • 台湾农业专家团助力福建三明,共推精致农业技术发展新篇章
- • 沙县总医院开通“沪明远程医疗” 疑难病例云端会诊,助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 • 宁化发现清代客家契约文书,填补移民史研究空白
- • 三明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全面覆盖
- • 德国巴斯夫集团氟化工项目成功落户清流,年产20万吨高端含氟材料助力产业升级
- • “黄慎与扬州八怪学术论坛在宁化召开:传承与创新的艺术对话”
- • 三明市中小学全面推广“朱子文化”校本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落户三明,32名台湾籍教师加盟助力教育交流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营:亲子家庭共赴南宋书院生活之旅
- • 全国劳模黄世恩创新木业技术,助力企业成行业龙头
- • 清流赖坊古村汉服旅拍:穿越明清,当一日田园诗人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产业园日配送食材超千吨,助力小吃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 永安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投产,京东物流领投智慧仓储项目,开启物流新篇章
- • 将乐擂茶习俗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全民擂茶大赛盛况空前,3000家庭共襄盛举
- • 宁化李世熊故里现明代防御体系暗道遗址,历史揭秘再添新篇章
- • 沙县区俞邦村小吃原料基地升级,年供花生酱、辣椒酱超万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 • 建宁全域无废乡村试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98%,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大田铸造行业迈向智能新时代:“5G+工业机器人”应用全省推广
- • 清流赖坊古村焕新颜:“新村民计划”引入艺术家,激活千年村落文化传承
- • 三明百个社区共庆“邻里文化节”:家家展绝活,共烹百家饭
- • 国际STEM教育联盟三明基地落户,30所学校开启跨国项目学习新篇章
- • 尤溪试点“乡村CEO”聘任制,海归硕士引领古村焕发生机年营收翻番
- • 明溪夏坊乡“侨胞助学计划”二十载爱心接力,累计捐赠超2000万元助力教育发展
- • 《大田土堡壁画数字修复展:AI技术助力明代民间生活图景重现》
- • 《寒支集》校注本出版发行,纪念李世熊诞辰423周年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亩均增收突破20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全国首个杨时家风VR体验馆在将乐开馆,传承家风文化新风尚
- • 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落户三明,携手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 • 尤溪朱子茶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拓展国际视野,开设海外课程助力“一带一路”培养千名厨师
- • 建宁莲乡摄影大赛:无人机航拍万亩莲海,震撼画面美不胜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