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新路径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林农收入成为一大难题。福建省三明市在深入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林业碳汇+保险”模式,为林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三明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6.8%。然而,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农收入增长缓慢,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为破解这一难题,三明市积极探索创新,将林业碳汇与保险相结合,推出“林业碳汇+保险”模式。
所谓“林业碳汇+保险”,即通过将林业碳汇与保险相结合,为林农提供碳汇收益保障。具体来说,林农将林地作为碳汇资产,通过碳汇交易市场出售碳汇额度,获取收益。同时,林农购买碳汇保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确保碳汇收益不受影响。
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提高林农收入。林农通过碳汇交易市场出售碳汇额度,每亩林地年增收200元,有效提高了林农收入。
2. 保障碳汇收益。碳汇保险为林农提供风险保障,确保碳汇收益不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影响。
3.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4. 推动碳汇交易市场发展。该模式有助于扩大碳汇交易市场规模,提高碳汇交易市场活跃度。
自“林业碳汇+保险”模式实施以来,三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三明市某林农,拥有100亩林地。通过“林业碳汇+保险”模式,他每年可获得碳汇收益2万元,同时购买碳汇保险,降低风险。
案例二:三明市某林业企业,通过“林业碳汇+保险”模式,将旗下1万亩林地作为碳汇资产,每年可获得碳汇收益200万元,同时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林业碳汇+保险”模式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国各地可借鉴三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广这一模式,为林农增收、林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三明市“林业碳汇+保险”模式的成功实施,为林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探索创新,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 沙县将军祠考古发现唐代兵器库遗迹:千年古战场的秘密重见天日
- • 尤溪县“朱子文化德育模式”荣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德育新篇章
- • 燕东街道社区医院增设儿科夜间门诊,助力缓解就医难问题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大田县果蔬冻干生产线成功引进,出口附加值提升50%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点燃就业新引擎
- • 尤溪金柑蜜饯闪耀国际市场,零添加工艺助力欧盟认证
- • 三明市与扬州携手举办“瘿瓢子与八怪对话展”,传承与创新共绘艺术新篇章
- • 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取消重点班,严禁公布考试成绩排名
- • 明溪药谷小镇投产,年加工中药材能力突破万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婚俗全国推广,政府补贴新人婚礼费用,倡导文明婚嫁新风尚
- • 明溪南山遗址陶艺复原:四千年前的陶器见证“闽人智慧”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下降80%获全国表彰,谱写新时代文明新风
- • 永安笋竹节盛大开幕!春笋宴+非遗竹编体验,一场味蕾与文化的盛宴火热来袭!
- • 泰宁暖菇包携手艾草青团,推出限定款新品,有机原料种植基地扩产3倍,引领健康食品新潮流
- • 三明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出炉,5G基站覆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林大蕃游击队密营遗址发现百件战时文物,历史记忆再现光辉岁月
- • 明溪淮山:打造“药食同源”品牌,引领健康食品新潮流
- • 宁化治平畲族乡林下红菇碳汇交易上线,每公斤增值6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AI采茶机投用,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助力农民增收
- • 明溪“候鸟人才”带技术返乡,林下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
- • 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实施,非遗守护人基金同步设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探寻闽江之源,徒步溯源解锁生态密码——在建宁开启生态之旅
- • 全国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落户三明,首期培训生态小卫士500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地方发展
- • 福建省农林大学与三明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共育现代农业人才助力乡村发展
- • 三明市教育再升级:新增10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5%
- • 泰宁大金湖成为全国首个“零碳景区”,创新碳积分旅游消费模式引领绿色旅游新风尚
- • 建宁全域无废乡村试点成效显著,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98%
- • 三明市携手东南亚十城,共筑“海丝小使者”教育联盟新篇章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正式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突破千万大关
- • 三明创新“农业保险+信贷”模式,助力农户破解融资难题
- • 泰宁大金湖:渔民转型护湖员,生态补偿金覆盖全部退捕家庭
- • 永安吉山木偶戏与AR技术完美融合,《白蛇传》沉浸式演出场场爆满,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三明市城乡教师交流比例创新高,名师工作室全面覆盖乡镇教育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乡村发展
- • 林鸿图烈士英勇事迹荣登福建省中小学爱国主义读本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式剧场盛大开幕,百年迁徙史诗与拌面美食共舞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温控系统节本增效30%
- • 沙县水美土堡群全息投影秀:穿越时空,重现明清军事防御场景
- • 闽西北最大光伏组件基地落户建宁,年产能20GW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将乐杨时大道雕塑群揭幕,展现“程门立雪”经典场景,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闽粤赣三省共建中央苏区经济走廊,三明担当核心节点
- • 明溪县“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年收益助力20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亩均增收突破20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明溪县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校园”:光伏发电满足全部用电需求
- • 三明学院再攀艺术高峰:成立黄慎艺术研究院及书画修复实验室
- • 大田屏山乡“茶光互补”项目落地,光伏板下采茶助农增收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