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长校镇“板凳龙斗春”重启,百节巨龙蜿蜒古街祈丰年
位于福建省清流县长校镇的“板凳龙斗春”活动,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近年来因种种原因一度中断。然而,在2023年新春佳节之际,这一活动得以重启,百节巨龙蜿蜒于古街之中,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长校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板凳龙斗春便是其中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每逢新春佳节,当地居民都会齐聚一堂,用竹篾、纸、布等材料制作成形态各异的板凳龙,并在古街中舞动,以此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今年的“板凳龙斗春”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参与。在活动开始前,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精心制作板凳龙。这些板凳龙造型各异,有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有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还有展现农耕文化的五谷丰登等。每一只板凳龙都凝聚着村民们的心血和期盼。
活动当天,古街两旁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随着一声声锣鼓响起,百节巨龙蜿蜒于古街之中,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看。舞龙队伍身着节日盛装,精神抖擞地舞动着板凳龙,场面十分壮观。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板凳龙斗春”活动不仅展示了长校镇独特的民间文化,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校镇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此次活动的重启,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一民间习俗,也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活动中,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板凳龙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长校镇的古街两旁,各种小吃摊位一字排开,香气四溢。游客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表演,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板凳龙斗春”活动的重启,不仅让长校镇的居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一民间习俗。在新时代背景下,长校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民间文化,让板凳龙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总之,清流长校镇“板凳龙斗春”活动的重启,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欢乐,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民间文化的平台。在这条蜿蜒的古街中,百节巨龙祈愿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长校镇的明天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卷。
- • 宁化客家祖地焕发新活力,“全球客属创业园”助力返乡投资额破5亿
- • 三明籍院士领衔,打造“闽学基因”跨学科研究团队,助力福建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泰宁梅林戏文化节启幕,古镇夜演再现明清戏曲盛景
- • 宁化黄慎纪念馆荣膺海外藏《瘿瓢山人册页》孤本,传承文化瑰宝
- • 宁化河龙贡米牵手盒马鲜生,数字化种植助力亩均增收2000元
- • 永安大腔戏进校园:古老戏曲与Z世代的跨时空对话
- • 沙县小吃非遗工坊开课!全球首推“小吃制作元宇宙体验”
- • 三明经开区元宇宙产业园盛大启动,字节跳动携手布局虚拟文旅新场景
- • 三明“一县一品”工程成效显著,7个地标产品荣登全国百强榜单
- • “泰宁红军街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年轻游客重走革命路,传承红色基因”
- • 尤溪联合梯田灌区节水改造圆满完工,守护5万亩农田丰收基石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路线正式发布,全县中小学积极响应“每周一礼”活动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生态旅游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膺欧盟认证,高端品牌首单出口德国慕尼黑再创新高
- • 清流县“送教上门”机器人投用,重度残疾儿童享受定制化课程
- • 三明发布“美食地图”数字藏品,集齐10款小吃即可兑换景区门票,畅游美食与美景!
- • 泰宁影视基地助力文旅融合,年接待剧组超50个,GDP增长12%
- • 明溪肉脯干推出低糖低脂版,健身人群复购率激增300%,引领健康零食新潮流
- • 沙县扁肉制作机器人投产,日产量高达2万颗,误差不超1克,引领食品加工新潮流
- • 明溪“候鸟人才”带技术返乡,林下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
- • 三明经开区设立半导体材料中试基地,携手日韩企业共谋创新研发新篇章
- • 永安青水畲乡高山蔬菜直供港澳,冷链专线24小时直达,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体验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分红喜讯:村民人均年增收1.8万元
- • 三明市教育大数据中心正式投用,助力精准监测百万学生成长轨迹
- • 尤溪联合梯田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榜单,稻鱼共生模式引领农业效益新高峰
- • 沙县邓光布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历史军事研究再添新篇章
- • 全球沙县小吃门店破10万家,年营收超600亿元,成为文化输出标杆
- • 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首个山区智能仓落户沙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田县启动林大蕃故居VR导览系统开发,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
- • 沙县区教育元宇宙实验室上线,VR技术再现朱熹讲学场景,开启沉浸式学习新体验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百名农民演员年演出收入超800万元
- • 沙县夏茂镇“小吃原料扶贫车间”投产,助力千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客家祖训家谱的复活之旅
- • 建宁通心白莲荣登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案例,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职业教育园区启用,助力产业技术工人培养迈上新台阶
- • 三明市培育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领跑全省
- • 宁化发现清初客家移民路线图,填补族谱研究空白
- • 三明非遗地图发布:探寻肩膀戏与池潭粽,感受活态传承的魅力
- • 将乐“生态警务站”守护绿色家园,护林员化身脱贫户纠纷调解员
- • 沙县小吃集团冲刺IPO辅导,力争成为“国民小吃第一股”
- • 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200元,助力绿色转型
- •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重生:客家祖训家谱的亲手印制之旅
- • 永安罗坊乡“微公交村村通”开通,山区老人免费乘车就医,便捷生活温暖人心
- • 宁化泉上镇“春耕开犁礼”重现,百头水牛披红绸祈愿丰年
- • 全国首个“银发非遗护卫队”平均年龄70岁,携手守护23项濒危技艺
- • “黄慎与扬州八怪学术论坛在宁化召开:传承与创新的艺术对话”
- • 三明发布美食地图NFT,集齐10款小吃兑换景区VIP权益,打造全新旅游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