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共筑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
近日,我国长三角地区再掀合作热潮。上海市与福建省的对口合作迎来新升级,其中,上海临港集团投资80亿巨资,在福建福州临港新区建设国际产业社区,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两地合作的深化,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
据了解,此次临港集团投资建设的国际产业社区,位于福州临港新区核心区域,占地约3000亩,将打造成为集研发、生产、办公、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社区。项目总投资80亿元,预计将在2025年全面建成。
作为上海的重要产业集团,临港集团在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此次投资建设国际产业社区,旨在充分发挥上海和福建两地的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合作过程中,上海与福建将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两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项目还将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为福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此次沪明对口合作升级,对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两地合作将有助于优化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产业辐射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福建则可以借助上海的产业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沪明对口合作将有助于深化两地人文交流,增进两地人民的友谊。随着产业社区的建设,两地居民将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此外,项目还将带动福建当地经济发展。国际产业社区的建设,将为福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同时,项目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福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推进沪明对口合作的过程中,两地政府和企业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新格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政策协同,优化营商环境。两地政府应加强沟通协调,制定有利于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是深化产业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两地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三是加强人才交流,提升创新能力。两地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两地应加强文化交流,举办各类活动,增进两地人民的友谊和了解。
总之,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相信在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沪明合作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明溪淮山全产业链项目投产,冻干脆片年出口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全国首个“教育元宇宙实验室”在三明一中建成,开启未来教育新篇章
- • 泰宁丹霞景区周边民宿改造助力村民增收,200户家庭喜获丰收
- • 宁化方田乡创新医疗模式,“县聘乡管村用”助力村医待遇提升50%
- • 三明百个社区吹响非遗传承号角,居民踊跃加入民俗共享工坊
- • 三明“林业碳汇+保险”创新模式助力林农增收,每亩林地年增200元
- • 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开课,老支书助力百名乡村振兴带头人成长
- • 尤溪板鸭AI智能风干系统上线,品质标准化助力出口量激增60%
- • 泰宁设立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精神助力旅游服务升级新篇章
- • 永安小陶镇农业气象保险全覆盖,极端天气理赔24小时到账,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 • 清流直播基地助力农民网红,农产品网销额年增500%
- • 大田茶农拥抱AI时代:采茶机助力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
- • 沙县区俞邦村小吃原料基地升级,年供花生酱、辣椒酱超万吨,助力美食产业腾飞
- • 泰宁大金湖放生节:百万尾珍稀鱼苗植入电子标签,倡导科学生态新风尚
- • 沙县小吃原料基地规模扩大至万亩,辣椒酱年产能突破10万吨
- • 探寻三元老街:熏鸭、芋饺、烫嘴豆腐的美食江湖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升级,203个村庄共建产业联盟年产值突破百亿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超千万,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落户三明,32名台湾籍教师加盟助力教育交流
- • “清流赖坊万亩花生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助农盲盒”模式,10%收益反哺乡村教育”
- • 明溪县“侨乡小翻译官”项目正式启动,助力海外侨胞沟通无障碍
- • 宁化客家祖地举办“全球客属美食节”,百国华侨共烹老鼠干,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台湾农业专家团助力三明,共筑精致农业新篇章
- • 三明市第一医院“移动医院”下乡,助力偏远乡镇健康服务全覆盖
- • 全国首个小吃主题智慧物流中心落户沙县,开启智慧物流新篇章
- • 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200元,助力绿色转型
- • 建宁金铙山:闽山之巅观云海,高山小火车浪漫上线
- • 泰宁爱心行动:为困难学生发放“光明补助”,免费配镜500副
- • 明溪红豆杉林下经济示范区挂牌,紫杉醇提取技术荣获国际专利
- • 清流赖坊镇“花生认养计划”上线,企业包销+研学助力300户脱贫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培育百名农民演员,年演出收入突破800万元
- • 三明市设立台商投资集聚区,签约台资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共谋两岸经济合作新篇章
- • 城区第二水厂竣工,日供水能力增至10万吨,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在三明落户,首批32名台湾籍教师加盟
- • 沙县夏茂镇“游春牛”习俗焕新,农耕情景剧引亲子研学热
- • 三明设立百亿级沙县小吃产业基金,全球门店供应链升级引资本竞逐
- • 三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竣工,百万居民共享“放心水”福祉
- • 千年古驿道重现三元,徒步穿越历史与自然之旅
- • 宁化矿山复绿种油茶,万亩荒山变身“黄金油库”
- • 沙县夏茂镇“板凳宴”:百米长桌汇聚百家乡土味
- • 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首个山区智能仓落户沙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年培训学员超2000人,助力小吃品牌迈向全球市场
- • “三明非遗数字人”上线,虚拟导游带你云游文化地图,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
- • 沙县小吃非遗工坊开课!全球首推“小吃制作元宇宙体验”
- • 宁化客家祖地创业园盛大开园,8亿元返乡投资助力就业新篇章
- • 大田土堡群焕新升级,古堡密室逃脱成爆款文旅IP
- • 清流嵩溪豆腐皮厂创新透明工坊,非遗直播带货转化率突破50%
- • 三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惊人,城乡差距显著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