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赖坊花生,创新模式助力农盲盒,10%收益回馈乡村教育发展”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农业是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农民们的收益往往受到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尝试创新,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日,一款名为“清流赖坊花生”的农盲盒产品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其独特模式不仅为农民带来收益,更将10%的收益用于支持乡村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清流赖坊花生,顾名思义,是以福建省清流县赖坊镇花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该镇地处山区,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花生种植。然而,长期以来,赖坊花生面临着销售渠道不畅、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探索,最终推出了这款具有创新意义的农盲盒产品。
所谓的农盲盒,是指将不同品质、不同数量的花生装进盒子里,消费者在购买时并不知道具体内容。这种模式既增加了购买的趣味性,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风险。据了解,清流赖坊花生农盲盒共有三个等级,价格分别为38元、68元和108元,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农盲盒的收益分配模式也颇具特色。据了解,该产品将10%的收益用于支持乡村教育发展。这10%的收益将用于改善赖坊镇的教育设施,提高教师待遇,资助贫困学生等。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当地教育水平,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款农盲盒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赖坊花生的品质,同时也为农民创造更多收益。”清流赖坊花生项目负责人表示,“将10%的收益用于支持乡村教育发展,是我们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我们相信,只有教育发展好了,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
据悉,自清流赖坊花生农盲盒上市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许多消费者表示,这款产品不仅让他们品尝到了美味的花生,还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购物体验。同时,这款产品也为赖坊镇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当然,清流赖坊花生农盲盒的成功并非偶然。它背后是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清流赖坊花生农盲盒的推出,不仅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让更多人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产品和模式涌现,共同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 • 将乐光明乡竹荪工厂投产,智能温控技术助力四季采收
- • 清流嵩溪豆腐皮厂创新透明工坊,非遗直播带货转化率突破50%
- • 三明革命纪念馆获赠林鸿图烈士狱中绝笔诗原件,传承红色精神
- • 尤溪朱子祭典荣登国家级非遗公示名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认养一亩田”活动,城市家庭助力脱贫户增收超千万
- • 宁化治平畲乡“竹筒饭争霸赛”开赛,百人共赴山林饮食传统之旅
- • 尤溪打造“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温馨的免费休憩点
- • 三明再创绿色奇迹: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投资地图”发布,千亿级绿色项目库吸引跨国资本关注
- • 将乐杨时研究会重大发现:明代《龟山先生年谱》孤本
- • 北斗山樱花谷:春日限定粉色盛宴,万亩野樱绽放如梦如幻
- • 首个“零工驿站”投用,灵活就业者日均对接岗位200+,助力就业新格局
- • 闽江源保护区:探秘福建母亲河源头秘境
- • 大田发现林志群抗战时期秘密电台遗址:历史记忆的珍贵见证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式剧场盛大开幕,百年迁徙史诗边吃边看
- • 清流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振兴,温泉收益注入扶贫专项基金
- • 尤溪板鸭厂创新环保举措,光伏烤房助力年减碳500吨,荣获全球绿色食品认证
- • 泰宁废弃矿山修复PPP项目招标,社会资本参与度全省居首,绿色转型再迈新步
- • 沙县小吃文化节签约文旅项目12个,总投资超3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建宁全域打造“四季花海”IP,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美不胜收的连片花景
- • 千亿级氟新材料产业园落户三明,巴斯夫等国际巨头签约入驻
- • 宁化县客家山歌合唱团惊艳维也纳金色大厅,文化输出再掀高潮
- • 万寿岩遗址保护专班召开会议,共谋史前遗址活化利用新篇章
- • 沙县小吃全新升级!俞邦村“小吃宴”解锁百种隐藏菜单,美食盛宴等你来尝!
- • 宁化“村村通物流”试点启动,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流长校古法打铁技艺复活,手工菜刀订单排至明年
- • 沙县扁肉制作机器人投产,日产量高达2万颗,误差控制在1克以内
- •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复活:客家祖训家谱的传承与创新
- • 三元区农贸市场智能化改造完成,扫码溯源守护“菜篮子”安全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发现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三明职教园荣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助力地方产业特色专业发展
- • 尤溪朱熹诞生地古建筑群启动数字化复原工程,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三明稀土产业园牵手中科三环,永磁材料产值目标直指200亿
- • 城区焕新升级,3处口袋公园亮相,新增健身器材50套,居民生活更美好
- • 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在三明落地生根,信用贷款发放突破80亿元大关
- • 尤溪联合梯田大地艺术节:稻浪中的装置艺术与音乐盛宴
- • “将乐龙栖山开启‘碳汇+文旅’试点,游客购碳积分抵门票”
- • 全国劳模黄世恩创新木业技术,助力企业成行业龙头
- • 尤溪桂峰古村落焕发新生:明清古厝变身非遗工坊集群
- • 明溪“候鸟人才”返乡助力,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亿元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红色马拉松:奔跑在历史的风景里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扩容,社会资本投资环保享收益兜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10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8%
- • 宁化客家山歌合唱团亮相央视中秋晚会,客家文化魅力绽放全球舞台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尤溪联合乡“5G智慧稻田”投用,亩产提升20%,助力千户增收
- • 三明市12个县区圆满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验收,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全国劳模黄世恩创新木业技术,助力企业跃居行业龙头
- • 尤溪桂峰古村焕发新生:古宅变身民宿,8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