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杨时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的杨时墓,是我国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杨时的安息之地,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近日,将乐县杨时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已全面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遗产。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杨时墓位于将乐县南口镇龟山脚下,墓前有石碑、石狮等石雕,墓碑上刻有“宋故龟山先生杨公之墓”字样,见证了杨时先生的生平事迹。
将乐县杨时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阐述:
一、历史价值
杨时墓作为杨时先生的安息之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杨时先生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文化价值
杨时墓不仅是杨时先生的安息之地,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墓碑、石雕等建筑艺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科学价值
杨时墓的建筑风格、墓碑雕刻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四、旅游价值
将乐县杨时墓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杨时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助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为将乐县杨时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杨时墓进行修缮和保护,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保存。
2. 深入挖掘杨时墓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宣传活动。
3.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以杨时墓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
4.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确保杨时墓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将乐县杨时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杨时墓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一粒米扫码即可见证生长全记录
- • 大田县启动林大蕃故居VR导览系统开发,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
- • 沙县小吃产业链升级,中央厨房年供应食材突破100万吨,引领地方餐饮新潮流
- • 中印尼“两国双园”三明分区启动,燕窝加工项目签约额超20亿,共筑合作新篇章
- • “双减”政策落地两年,三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生态警务助力,三明法治化指数连年攀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建宁修竹荷苑盛推荷花宴,莲子冰淇淋成暑期打卡顶流
- • 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盛大开园,红色旅游助力消费突破10亿大关
- • 明溪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留守老人月增收3000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三明市推行教育督导问责制,30所学校违规办学被限期整改
- • 尤溪联合梯田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传承农耕文明瑰宝
- • 俞邦村幸福院投用,留守老人乐享日间照料新生活
- • 尤溪洋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投用,学生复原明代线装古籍,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将乐县擂茶文化进课堂,千人擂茶宴创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共绘民俗新篇章
- • 宁化曹坊镇“云上村务厅”投用,村民扫码参与决策超万人次,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 • 永安洪田镇林改纪念馆:红色研学新地标,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 • 将乐县全国首创“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尤溪高端纺织智造园盛大开园,智能织机效率提升300%,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0.5毫米字刻革命诗词《红色记忆》系列
- • 三元区预制菜产业园助力航天事业,太空食品与沙县拌面携手登上航天员菜单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新篇章
- • 将乐杨时家风故事获中纪委网站专题推介,传承优良家风助力党风廉政建设
- • 大田文江镇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予海博馆,传承千年的技艺焕发新生
- • 宁化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客家特产直供RCEP国家,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影视基地创新打造“丹霞元宇宙”,虚拟制片技术助力降低剧组成本60%
- • 三明非遗地图发布:探寻肩膀戏与池潭粽,感受活态传承的魅力
- • 永安竹产业循环经济园投运,竹废料转化生物质能利用率达90%
- • 三明稀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成功落地,福建稀土深加工领域迎来新篇章
- • 三明市全面启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共筑闽江源头水质防线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喜获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永安青水畲族“三茶六礼”婚宴火爆,预约已排至2026年!
- • 三明“森林康养+农业”模式获国家文旅部推广,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莆炎高速三明段全线贯通,闽中物流圈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 • 三明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富口“同心锁祈愿林”落成,百对夫妻再现古礼结发仪式,共筑美好未来
- • 宁化举办全球客家非遗大典,30国侨胞返乡共祭祖,传承客家文化荣光
- • 三明稀土产业园牵手中科三环,永磁材料产值目标直指200亿
- • 《穿越清朝,解密永安安贞堡古堡谜案:一场剧本杀的奇幻之旅》
- • 泰宁丹霞景区周边民宿改造:激活乡村经济,助力200户村民增收
- • 明溪夏阳乡侨胞寻根祭祖之旅:VR技术重现百年祖厝原貌
- • 大田屏山乡废弃矿区变身生态牧场,千头高山羊助力集体增收百万
- • 清流赖坊镇“全牛宴”习俗申遗成功,一头牛烹出36道菜引美食博主打卡
- • 尤溪朱子文化元宇宙体验馆上线,开启虚拟祭拜先贤新篇章
- •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在福建揭牌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膺中华名宴大奖
- •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创新举措——启动“负碳旅游”,游客可兑换碳积分抵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