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福建省三明市作为农业大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该模式实施后,亩均增收超20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在稻田中养殖鱼类,利用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作为鱼类的饵料,同时鱼类排泄的粪便又可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互补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明市地处福建西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自2018年起,三明市开始大力推广这一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示范带动等方式,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积极参与到“稻渔综合种养”中来。
在推广过程中,三明市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扶持:三明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参与“稻渔综合种养”的农民给予资金补贴、技术培训、市场销售等支持,降低了农民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2. 技术培训:三明市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要领,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3. 示范带动:三明市选取了一批“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让农民看到这一模式带来的实际效益,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4. 市场拓展:三明市积极拓展“稻渔综合种养”产品的市场,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加强与电商合作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明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三明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5.6万亩,亩均增收超2000元。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三明市将继续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民受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我们期待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尤溪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智能织造园产值突破80亿
- • 大田茶美人IP联名故宫文创,茶油礼盒融汇土堡纹样设计,演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宁化方田乡“县聘乡管村用”医疗模式落地,村医待遇提升50%,助力乡村医疗振兴
- • 泰宁尚书第夜游剧场:AR技术重现明朝一品大员生活,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 • 尤溪桂峰村晒秋节:非遗活化,玉米辣椒拼出巨幅党旗献礼国庆
- • 沙县小吃升级版!俞邦村“小吃宴”解锁百种隐藏菜单,美食盛宴等你来尝
- • 泰宁古城“微改造”助力民生,百年老宅焕新颜成脱贫户创业新空间
- • 建宁金铙山生态康养基地盛大开业,森林疗愈订单已排至2025年
- • 宁化治平畲族乡非遗刺绣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宁化薏米奶昔强势入驻喜茶,成为新式茶饮健康基底首选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福建建宁落地,光伏+生物质能驱动绿色生产
- • 三明乡村振兴基金规模达200亿,助力100个特色产业村蓬勃发展
- • 建宁矿山复绿种油茶,万亩荒山变贫困户“黄金油库”
- • 三明市与省属企业签约项目投资111.2亿元,助力产业链升级与转型发展
- • 永安竹产业循环经济园投运,竹废料转化生物质能利用率达90%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共绘文旅融合新画卷
- • 宁化石壁村“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启幕,30万客家乡亲云端共缅先祖
- • 三明农科院创新成果:耐旱型茶树品种成功培育,助力山区茶产业升级
- • 三明市城管局五一期间推惠民举措,免费开放万个停车位助力市民出行
- • 杨时故里启动“程门立雪”精神传承工程,弘扬传统文化
- • 将乐玉华洞溶洞音乐会首演,交响乐与钟乳石回声共鸣,开启视听盛宴新篇章
- • “智慧作业本”助力教育改革,AI批改系统减轻教师负担70%,全市初中全面覆盖
- • 永安青水畲族“三茶六礼”婚宴火遍全网,预约爆满至2026年!
- • 大田板凳龙舞破吉尼斯纪录,108节龙身点亮元宵夜空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贴画惊艳亮相,展现生态之美”
- • 泰宁生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大关
- • 百姓戏台月月有戏,草根剧团年演超600场传承老手艺
- • 泰宁与武夷山携手共建世界遗产旅游走廊,客流量同比增长120%,共绘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永安粿条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招募文化代言人共筑文化传承
- • 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百人擂茶挑战赛点燃客家文化热潮
- • 建宁黄坊乡树葬公祭活动,千棵纪念松树成生态新景观,倡导绿色殡葬新风尚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发新生:明代跑马墙变身非遗展示馆
- • 沙县夏茂游鱼灯制作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鱼灯巡游盛况空前引万人空巷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精准预测市场供需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率100%,清凉工程惠及30万师生
- • 宁化李世熊故里惊现明代防御体系暗道遗址,历史之谜待解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
- • 明溪淮山脆片华丽登陆北上广商超,脆度超越国际标准30%引发广泛关注
- • 明溪县欧侨产业园盛大投产,打造欧洲特色商品在华重要集散地
- • 永安粿条中央厨房投产,冷链物流助力东南亚华人市场拓展
- • 尤溪汤川乡“光伏新村”启用,屋顶发电年户均增收5000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小吃闪耀纽约时代广场,非遗文化输出再掀高潮
- • 大田济阳乡古堡中秋宴:百年土堡重现明清宴饮礼仪
- • 将乐县杨时大道正式命名,传承千年文脉
- • 永安开启闽中旅游新篇章——“竹海观光小火车”线路正式开通
- • 清流赖坊古村漆器展:非遗大漆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对话
- • 台湾农业专家团助力三明,共筑精致农业新篇章
- • 永安槐南镇安贞旌鼓文化节盛大开幕,明代军鼓阵势震撼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