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福建省三明市作为农业大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该模式实施后,亩均增收超20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在稻田中养殖鱼类,利用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作为鱼类的饵料,同时鱼类排泄的粪便又可作为水稻生长的肥料。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互补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明市地处福建西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自2018年起,三明市开始大力推广这一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示范带动等方式,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植观念,积极参与到“稻渔综合种养”中来。
在推广过程中,三明市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扶持:三明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参与“稻渔综合种养”的农民给予资金补贴、技术培训、市场销售等支持,降低了农民的投入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2. 技术培训:三明市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要领,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3. 示范带动:三明市选取了一批“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让农民看到这一模式带来的实际效益,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4. 市场拓展:三明市积极拓展“稻渔综合种养”产品的市场,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加强与电商合作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明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三明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5.6万亩,亩均增收超2000元。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三明市将继续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民受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我们期待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尤溪桂峰古村焕发新生:古宅变身民宿,8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4万元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建宁成功落地,光伏+生物质能助力绿色生产
- • 尤溪联合梯田: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四季摄影攻略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营:亲子家庭共体验南宋书院生活
- • 紫云村观鸟胜地: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上的观星拍鸟指南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挂牌,Shein首个山区智能仓落户沙县,助力福建山区经济腾飞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认养一亩田”计划,北上广市民线上化身“云地主”
- • 大田济阳乡古堡中秋宴:百年土堡内重现明清宴饮礼仪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全覆盖,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反哺生态农田
- • 明溪首届国际观鸟节盛大开幕,记录珍稀鸟类32种
- • 沪明对口合作再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打造三明国际产业社区
- • 建宁万亩梯田光伏项目开工,农光互补模式助力村集体年增收千万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10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8%
- • 清流县创新举措,村村通冷链物流助力鲜切花损耗率大幅降低
- • 三明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坐收“空气钱”
- • 宁化举办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沙县夏茂游鱼灯制作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鱼灯巡游盛况空前引万人空巷
- • 将乐龙栖山启用AI护林员,盗伐案件同比下降90%,科技助力生态保护新篇章
- • “清流嵩溪百年喜轿博物馆开馆,明清婚俗器具展引汉服圈瞩目”
- • 明溪客家围屋群:清代古建筑瑰宝,文旅保护性开发启幕
- • 泰宁一中“大金湖生态科考队”发现新物种,研究成果荣登国际期刊
- • 泰宁“悬崖上的马拉松”开跑,丹霞绝壁赛道引全球极限运动爱好者
- • 明溪华侨经济试验区挂牌,侨资项目总投资突破百亿,助力福建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建宁金铙山生态康养基地盛大开业,森林疗愈体验预约火爆,订单已排至2025年
- • 明溪侨乡建设“候鸟人才公寓”,海外专家返乡带火山货电商
- • 三明智慧菌菇工厂投产,日产鲜菇20吨助力长三角市场供应
- • 大田美人茶品牌价值超50亿,强势签约进驻国际茶业交易中心,开启茶业新篇章
- • 大田土堡壁画数字修复展:AI技术再现明代民间生活图景
- •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红色旅游与生态美景的完美融合
- • 大田济阳乡古堡中秋宴:百人共品月光宴,复原明清礼仪,传承千年文化
- • 永安抗战文化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10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
- • 国际STEM教育联盟三明基地揭牌,20所中小学开启项目式学习新篇章
- • 三明市积极拓展RCEP市场,半年内设立8个招商联络处签约项目45个
- • 泰宁下渠镇乡村工匠认证落地,48人喜获国家级技能证书
- • 县残联推出“上门评残”服务 惠及行动不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
- • 尤溪县创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师教案互通率100%
- • 沙县小吃原材料基地升级,年供酸菜、花生酱超10万吨,助力小吃产业迈向新高峰
- • 三元区创新推行“新生入学一码通”,房产、户籍数据自动核验,实现入学零跑腿
- •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创新举措,负碳旅游助力绿色出行
- • 宁化矿山复绿种油茶,万亩荒山变身“黄金油库”
- • 沙县小吃闪耀纽约时代广场,非遗文化输出再掀高潮
- • 县中医院增设中医理疗科,推广非遗针灸疗法,助力健康生活
- • 三明学院再攀艺术高峰:成立黄慎艺术研究院及书画修复实验室
- • 三明首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用,24小时照护服务温暖人心
- • 闽赣省际(建宁)物流园投用,农产品24小时直达长三角,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发布,引领全球门店供应链智能调度效率提升50%
- • 永安青水畲乡高山蔬菜直供港澳,冷链专线24小时直达,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