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中国稻种第一县育成耐涝新品种,全国推广面积超2000万亩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建宁县,自古以来就有“中国稻种第一县”的美誉。近年来,建宁县的农业科技人员凭借不懈努力,成功育成了耐涝新品种,这一突破性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宁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水稻生长。然而,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受涝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建宁县的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开展水稻抗涝育种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建宁县农业科技人员成功育成了耐涝新品种“建宁1号”。该品种具有抗涝、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色。经过专家评审,该品种达到了国家水稻新品种审定标准,并于2019年正式通过审定。
“建宁1号”的育成,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该品种的推广,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自“建宁1号”推广以来,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预计每年可增产稻谷约10亿公斤。
“建宁1号”的成功推广,得益于建宁县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近年来,建宁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吸引了大量农业科技人才。同时,建宁县还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推广“建宁1号”的过程中,建宁县还注重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开展田间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建宁县在推广“建宁1号”的过程中,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同时,注重保护水资源、土壤等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宁1号”的成功推广,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树立了典范。未来,建宁县将继续发挥“中国稻种第一县”的优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更多优质、高产、抗逆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建宁县在水稻抗涝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在“建宁1号”的带动下,我国水稻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新篇章开启
- • 沙县富口“同心锁祈愿林”落成,百对夫妻共赴古礼结发仪式,传承爱情经典
- • 三明全域打造“二十四节气小镇”,春分祈福秋分晒秋成网红打卡点
- • 宁化泉上镇幸福里社区交付配套产业园,助力800人就业
- • 将乐常口村首发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交易碳汇秒到账,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永安市隆重启动重走林大蕃游击队突围路线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 • 建宁农光互补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工,万亩梯田光伏年发电量突破5亿度
- • 沙县富口镇“同心锁祈愿林”落成庆典,百对夫妻共赴传统结发礼
- • 永安巴溪湾小学智慧校园启用,AI课堂评价系统全面覆盖全校师生
- • 明溪“候鸟人才”返乡助力,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亿元
- • 大田废弃矿山华丽转身,光伏牧场助力绿色养殖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欧盟市场,竹农年分红人均突破1.2万元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享30%收益兜底,绿色经济再添新动力
- • 尤溪联合梯田办稻田全鸭宴,无人机送餐成网红打卡点
- • 将乐龙栖山“古树认养计划”启动,千棵百年红豆杉获企业认购,共筑绿色未来
- • 徐碧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完工,惠及居民1500户,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清流李宽和纪念馆荣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沙县小吃全球门店破10万家,年营收超700亿,成为国民美食标杆
- • 三明市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年服务教师超万人次,助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中心投用,助力福建花卉出口市场占据七成份额
- • 建宁“乡村工匠”评选揭晓,竹编老手艺人身价涨十倍,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永安粿条推“元宇宙厨房”,虚拟现实还原百年制作工艺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亲子DIY套餐日销量突破千份
- • 宁化客家祖地创业园崛起,吸引客商返乡投资超10亿元
- • 千年钟乳石与跨界艺术完美邂逅——将乐玉华洞溶洞音乐会
- • 建宁全域打造“四季花海”IP,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美不胜收的连片花景
- • 永安大腔戏跨界摇滚乐,《山海经》神话舞台剧抖音播放破5000万,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三明全域“文化盲盒”计划:开启非遗体验之旅,探索县区文化宝藏
- • 三明(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年培养万名“新餐饮创客”
- • 三明全域“文化寻宝”活动火热开启,集章打卡赢非遗手作礼盒!
-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升格本科,助力康养产业人才培养新篇章
- • 三明市民族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畲语教学融入校本教材
- • 央视《记住乡愁》聚焦建宁红色苏区,揭秘红军无线电起源的传奇故事
- • 永安职专与青拓集团携手共建不锈钢产业学院,定向培养技术工人500名
- • 永安桃源洞创新旅游模式:“粿条溶洞宴”光影秀+非遗美食引客破百万
- • 桃源洞景区免费开放日增至每月1次,惠及本地居民共享生态美景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南山遗址考古公园:探寻四千年闽人祖先的神秘足迹
- • 全国首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三明市轮岗交流教师超1500人次,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民族饮食文化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粒米可查生长全过程,科技赋能农业新篇章
- • 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创新举措,推出“红色剧本杀”,让年轻玩家穿越1934年红色岁月
- • 将乐常口村生态分红再加码,村民人均年增收破2万元,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永安小陶镇“5G+数字果园”建成,AI精准灌溉节水50%,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大田济阳乡古堡民宿合作社分红,村民变股东年入2万+,乡村振兴新路径
- • “中欧班列‘三明号’开通,闽西北首个国际货运通道助力外向型投资新篇章”
- • 明溪夏阳乡“观鸟经济”年产值破千万,国际鸟友带动民宿爆满
- • 三明秋冬美食节:全笋宴、全莲宴、全菇宴挑动味蕾,尽享丰收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