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屏山乡茶旅融合破局,生态茶园年接待游客10万+,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发展新模式,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大田县屏山乡,一场以“茶旅融合”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实践正在悄然兴起,不仅让当地的生态茶园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屏山乡地处福建省大田县,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屏山乡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茶叶资源,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茶旅融合”破局,屏山乡的生态茶园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品茗赏景,一边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屏山乡的茶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茶叶品质上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提升游客的体验,屏山乡在茶园内建设了多个茶文化体验区,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入了解茶文化。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引导茶农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
据统计,屏山乡的生态茶园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10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不仅为当地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下,屏山乡的生态茶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茶园的规模化种植和科学管理,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了茶农的收入;另一方面,茶园的观光旅游功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屏山乡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茶园生态修复、土壤改良等措施,确保了茶园的可持续发展。在茶园内,游客可以看到成片的茶树,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屏山乡“茶旅融合”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地可以借鉴屏山乡的做法,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总之,屏山乡的“茶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让当地的生态茶园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在未来的发展中,屏山乡将继续探索创新,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 • 尤溪县开启朱子文化研学之旅,首条“朱子文化研学专线”正式开通
- • 永安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投产,京东领投智慧仓储项目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将乐县擂茶文化进课堂,千人擂茶宴创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盛宴
- • 将乐万安镇安置区智慧管理平台投用,一键解决水电物业难题
- • 泰宁旅游中专创新举措:增设研学导师专业,校企联合打造红色课程体系
- • 清流里田红色故事会开讲,百岁老兵口述革命往事,传承红色基因
- • 将乐县荣膺“中国深呼吸生态旅游十佳县”称号,绿色旅游新地标崛起
- • 大田茶农迎来AI采茶机器人,春茶采摘效率提升6倍,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改革,覆盖50所试点学校,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助力村民人均年增收1.8万元
- • 建宁通心白莲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榜单,莲子宴征服米其林评委味蕾
- • 永安石墨烯研究院与华为携手,共创智能温控材料新篇章
- • 三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助力土地流转市场焕发新活力
- • 建宁通心白莲太空育种成功,亩产提升30%,助力打造“中国莲都”
- • 三明(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年培养万名“新餐饮创客”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成长营地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点帮扶,共筑成长梦
- • “永安笋农喜获丰收,区块链溯源系统助力竹笋出口价格翻倍”
- • 泰宁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盛大启幕,30国选手共襄盛举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红色马拉松:奔跑在历史的风景里
- • 三明职教园荣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下降80%获全国表彰,谱写新时代文明新风
- • 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助力粮食安全
- • 沙县总医院携手上海三甲医院,开启远程会诊新篇章,疑难杂症不出县
- • 三明市盛大举办“世界客家电竞大赛” 《客家族谱》故事改编游戏引关注
- • 沙县小吃文化动漫IP“扁肉侠”横空出世,引爆Z世代社交圈
- • 建宁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投用,数字农场助力亩均增收5000元
- • 永安市首条“学生定制公交专线”正式开通,便捷服务覆盖10所学校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庄”创建完成,垃圾分类AI督导全覆盖助力生态宜居
- • 沙县夏茂镇建成“红军长征菜谱”主题体验馆,传承红色记忆,弘扬长征精神
- • 闽西北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在三明盛大投入运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三明市博物馆创新举措:AI数字人讲解员方言讲述千年历史
- • 永安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千家大关,降本增效成效显著超15%
- • 泰宁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减少化肥使用量60%,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沙县小吃原料基地扩至万亩,辣椒酱年产能突破10万吨,助力小吃产业升级
- • 清流县域直播基地助力“新农人”崛起,农产品网销额年增300%
- • 宁化长征学院落地,红色培训年创收超2亿元助力民生发展
- • 尤溪梅仙光饼携手国潮快闪店,朱元璋IP联名款瞬间抢购一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永安贡川镇宗祠成人礼复兴:00后穿汉服行及笄冠礼,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寒支集》校注本出版发行,纪念李世熊诞辰423周年
- • 三明全市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福建山区市,绿色产业占比超45%,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广
- • 中欧班列“三明—汉堡”专线开通,闽西北货物出口欧洲提速50%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助力脱贫户就业新篇章
- • 三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揭牌,竹制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助力福建外贸新增长点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精准预测市场供需,助力乡村振兴
- • 三元万寿岩遗址旧石器新发现,考古研学游订单翻倍,探寻史前文明的热潮再次掀起
- • 泰宁朱口镇“乌米宴”复兴:千年畲族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校园,传承民族瑰宝
- • 永安竹产业循环经济园投运,竹废料转化生物质能利用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