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福建建宁落地,光伏+生物质能驱动绿色生产
近日,我国福建省建宁县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零碳茶园”,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我国茶园绿色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该茶园采用光伏+生物质能的驱动模式,实现了茶园生产过程中的零碳排放,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素有“中国茶乡”之称。近年来,建宁县积极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以绿色发展为引领,致力于打造生态茶园。此次“零碳茶园”的落地,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零碳茶园”项目位于建宁县均口镇,占地面积约100亩。该项目以茶园为载体,将光伏发电与生物质能相结合,实现了茶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自给自足。在茶园内,光伏板覆盖在茶园上方,既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又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茶园提供清洁能源。同时,茶园内还种植了生物质能植物,如柳树、杨树等,通过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进一步降低茶园的生产成本。
在“零碳茶园”中,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均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例如,茶园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采摘过程中,采用人工采摘,减少机械作业对茶园生态环境的影响;茶叶加工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零碳茶园”的落地,不仅为建宁县茶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茶叶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零碳茶园”的运营模式,提高茶园的生产效益,力争将建宁县打造成为全国茶叶产业的绿色标杆。
据了解,建宁县“零碳茶园”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为项目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同时,项目还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共同推动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
随着“零碳茶园”的成功落地,我国茶叶产业绿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我国茶叶产业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建宁县“零碳茶园”的落地,标志着我国茶叶产业绿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光伏+生物质能的驱动下,茶园生产实现了零碳排放,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茶叶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将乐县“擂茶文化传承项目”荣膺教育部“非遗进校园”十佳,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传奇复古专区速递:重温经典,热血再燃
- • 宁化客家山歌合唱团亮相央视中秋晚会,客家文化魅力绽放全球舞台
- • 大田屏山乡废弃矿区变身生态牧场,千头高山羊助力集体增收百万
- • 永安抗战遗址文旅融合项目荣获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称号,传承红色精神再掀热潮
- • 泰宁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游客纷至沓来体验插秧采茶乐趣
- • 明溪县“侨乡小翻译官”项目正式启动,助力海外侨胞沟通无障碍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认养一亩田”活动,城市家庭助力脱贫户增收超千万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实现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餐饮行业新变革
- • 沙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盛大启用,提供“一站式”康养服务,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将乐县全国首创“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创新之路引领绿色发展
- • 《永安吉山传统木偶戏焕新:AR技术助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破圈》
- • 宁化河龙贡米智慧农田投产,5G监测助力千户农民增收超万元
- • 三明市12县区全面达标,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称号
- • 将乐万安镇“村村通快递”实现,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2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罗坊乡“微公交村村通”开通,山区老人免费乘车就医,便捷生活温暖人心
- • 永安小陶镇“5G+数字果园”建成,AI精准灌溉节水50%,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竹都迈向产业新高峰
- • 三明市政协主席会议聚焦万寿岩遗址保护利用,共谋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将乐龙栖山生态司法保护基地揭牌,毁林者变身“护林义工”:生态保护新篇章开启
- • 三明农林科学院再创佳绩,新品种助力特色农业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庄”创建完成,垃圾分类AI督导全覆盖助力生态宜居
- • 建宁黄桃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冻干果脆畅销RCEP成员国,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出口量突破千吨,迈向全球茶叶市场新高峰
- • 市总工会发放百万福利包,致敬五一坚守岗位劳动者
- • 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扩产,年供种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助力粮食安全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盛大开放,光影秀点亮闽江源,璀璨夜景点亮城市新篇章
- • 泰宁县投入5000万元焕新百年文昌小学,传承教育新篇章
- • 赖坊镇“四点半课堂”免费开放 解锁留守儿童看护难题
- • 宁化客家学子营养餐补贴再升级,每餐增至8元,惠及3万学子
- • 探寻红色足迹,重温长征精神——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与重走红军路的红色研学路线
- • 尤溪发现明代朱熹后裔耕读手札:传承千年文化,揭秘朱子世家风采
- • 三明职业教育园区盛大启用,助力产业技术工人培养超万名
- • “将乐龙栖山开启‘碳汇+文旅’试点,游客购碳积分抵门票”
- • 将乐高唐镇“防返贫监测平台”预警,精准帮扶200户边缘家庭
- • 沙县小吃产业园二期竣工,中央厨房产能提升200%,助力小吃产业再升级
- • 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创新举措,推出“红色剧本杀”,让年轻玩家穿越1934年红色岁月
- • 沙县小吃原料产业园扩产,酸菜、花生酱年产值突破15亿
- •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复活:客家祖训家谱的传承之旅
- • 三明倾情发布美食地图数字藏品,集齐10款小吃即可兑换景区门票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全省推广,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超50万,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沙县小吃全国5000家门店同步推出“减盐50%”儿童套餐,呵护下一代健康饮食
- • 明溪肉脯干厂革新生产流程,AI品控技术打造毫米级纹理监测,确保口感如一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亩均增收突破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明溪天然植物提取物基地投产,三明成全球紫杉醇原料供应重镇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扩容,社会资本投资环保享收益兜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赢得央视点赞
- • 三明市第一医院“移动医院”下乡,为偏远乡镇万人带来健康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