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夜间经济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推出特色旅游项目,以吸引游客。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据统计,该示范区年接待游客数量已突破千万,夜间经济更是成为新的亮点。
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约260平方公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多重荣誉。这里以丹霞地貌为主体,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度假于一体,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据统计,2019年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示范区在旅游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提升、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努力。
首先,示范区在旅游产品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整合丹霞地貌、古村落、民俗文化等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如丹霞地貌徒步、古村落摄影、民俗文化体验等。这些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其次,示范区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游客满意度,示范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同时,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如今,示范区已成为游客心目中的“品质旅游”代表。
此外,示范区在宣传推广方面也颇具成效。通过参加各类旅游展会、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示范区知名度。如今,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已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夜间经济在示范区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丰富游客夜生活,示范区充分利用丹霞地貌、古村落等资源,打造了一批夜间旅游项目。如丹霞地貌夜景观赏、古村落夜游、民俗文化演出等。这些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夜游体验,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统计,示范区夜间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夜间经济的兴起也为示范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示范区将继续加大夜间旅游项目投入,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夜间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示范区旅游竞争力。
总之,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夜间经济成为新的亮点,标志着该示范区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示范区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不断提升旅游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将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典范。
- • 三明林改经验写入国家扶贫白皮书,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全国推广
- • 赖坊镇幸福院建成,农村留守老人享“互助养老”新模式
- • 明溪林下经济引资突破20亿,铁皮石斛智慧种植园获淡马锡投资,绿色产业迎来新机遇
- • 将乐常口村创新实践“两山理论”,设立“两山理论实践基金”,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 • 三明台商投资区再扩容,半导体配套项目集群签约落地,助力产业升级
- • 尤溪板鸭一飞冲天,电商平台腊味榜登顶,直播间5分钟狂销5万只!
- • 三明“二十四节气小镇”上线AR导航,扫二维码召唤节气精灵,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
- • 清流县“乡村直播学院”开班,助力千名农民主播崛起
- • 大田茶农迎来AI采茶机,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一粒米扫码即可见证生长全记录
- • 永安吉山传统木偶戏焕新,AR技术助力《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破圈
- • 永安桃源洞推“粿条溶洞宴”,光影秀+非遗美食引客破百万
- • 沙县夏茂“板凳宴”升级百米长龙,百道小吃破圈出彩,展现独特民俗魅力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10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8%
- • 《客从何处来》:全球首部客家文化元宇宙剧在三明盛大首发,引领文化新潮流
- • “永安竹缠绕技术落户山区,竹农年人均分红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二次分红,村民人均年收入再创新高
- • 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首个山区智能仓落户沙县: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焕发新活力
- • 泰宁朱口镇生态甲鱼合作社成立,低收入户年分红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元区公交线路临时调整,智慧交通APP实时更新路况,便捷出行新体验
- • 宁化河龙贡米牵手盒马鲜生,数字化种植助力亩产增收500公斤
- • 泰宁城区公厕24小时开放,新增第三卫生间,彰显人文关怀
- • 泰宁文旅元宇宙项目首期开放,虚拟丹霞景区日访问量突破百万,开启智慧旅游新篇章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残障人士就业,聋哑演员闪耀央视《非遗焕新夜》
- • 沙县夏茂镇“板凳龙斗春”非遗展演:百户村民共舞300米长龙祈丰年
- • 清流赖坊古村汉服旅拍季:明清老宅变身国风影棚,演绎千年古韵
- • 三明学院石墨烯研究院成果转化金额突破亿元,校企合作项目硕果累累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年培训师资300人,引入台胞教师42名,共促两岸教育交流与发展
- • 将乐擂茶粉冲饮装热销东南亚,年出口额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生态警务助力,三明法治化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铭记历史,传承“中国林改小岗村”精神
- • 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夜间经济成新亮点
- • 三元区新增3所普惠性幼儿园,2025年秋季学期将提供2000个学位,助力幼儿教育普惠发展
- • 三明革命纪念馆荣获林鸿图烈士狱中绝笔诗原件,珍贵文献见证革命精神
- • 福建将乐龙栖山新物种“福建角蟾”发现,生态司法基地启动保护计划
- • “百姓大舞台”月月有戏,草根剧团演绎民俗文化盛宴
- • 明溪南山遗址陶艺复原:四千年前的陶器重现,见证“闽人智慧”
- • 永安笋竹产业迈向数字化转型,AI分拣系统助力降低损耗50%
- • 宁化李世熊故里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传承历史文脉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党史教育,沉浸式教学覆盖全市高中,教育部点赞创新举措
- • 清流县冷链物流学院获顺丰战略注资,冷链无人机操作成热门课程
- • 泰宁朱口镇“稻田养螺”试验成功,亩均增收3000元,助力百户农民脱贫致富
- • 明溪暖人心:免费安装智能报警装置,24小时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 • 大田县铸造业绿色转型,废砂再生利用率达95%以上,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新潮流
- • 明溪县“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年收益惠及20个贫困村,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黄坊乡移民后扶产业园投产,助力搬迁户就业超800人
- • 三明市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领跑闽西北,新兴产业贡献率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