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百个社区吹响非遗传承号角,居民踊跃加入民俗共享工坊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三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民俗共享工坊”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共同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
据悉,此次“民俗共享工坊”活动在三明市百个社区同步启动,旨在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学习、交流、传承非遗技艺的平台。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剪纸、泥塑、刺绣、木雕等传统技艺,让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现场,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报名参加。他们中既有年过古稀的老者,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民俗共享工坊”活动,不仅能够学到一门手艺,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共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俗共享工坊”活动得到了三明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推动非遗传承工作深入开展。
活动现场,一位来自三明市剪纸艺术协会的专家正在耐心地指导居民们剪纸技艺。她表示,剪纸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剪纸艺术,让这项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在另一处工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人正在教居民们制作泥塑。他手法娴熟,居民们纷纷围在旁边观看学习。老艺人表示,泥塑技艺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项技艺。
此外,刺绣、木雕等工坊也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学习。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亲自动手,不仅能够学到一门手艺,还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民俗共享工坊”活动还特别设立了非遗传承志愿者招募环节。许多居民踊跃报名,希望能为非遗传承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居民表示:“作为一名非遗传承志愿者,我将尽自己所能,将所学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让非遗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
三明市“民俗共享工坊”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传承非遗技艺的平台,还激发了全民参与非遗传承的热情。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再现“中国林改小岗村”发展历程
- • 明溪南山遗址陶艺复原:四千年前的陶器重现,见证“闽人智慧”
- • 宁化黄慎纪念馆荣膺海外藏《瘿瓢山人册页》孤本,传承艺术瑰宝
- • 尤溪朱子文化园:研学之旅的热门目的地,年接待研学学生超15万人次
- • 三明小吃产业研究院成立,发布《小吃机器人技术白皮书》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全国首个林业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在三明获批,绿色金融助力林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泰宁‘水上丹霞’元宇宙上线,VR竹筏漂流引百万玩家打卡”
- • 三明与福州携手共建农产品直供通道,鲜活产品当日达,共筑绿色食安新篇章
- • 将乐客家米酒酿制体验:古法技艺醉倒八方客
- • 尤溪联合梯田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传承农耕文明瑰宝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获中华名宴称号
- • 明溪AI茶园管理系统出口东南亚,技术服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三钢集团再创辉煌:全球首条钢铁工业碳捕集生产线建成,年封存CO₂超10万吨
- • 尤溪智慧纺织云平台上线,AI赋能布料设计效率翻倍提升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集群投产,预制菜赛道引资额年增300%,行业迎来新风口
- • 沙县首批“普惠托育园”开园,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题
- • 沙县小吃集团启动IPO辅导,力图成为“国民小吃第一股”
- • 建宁修竹荷苑荷花宴大受欢迎,莲子冰淇淋销量破10万支,夏日美食盛宴席卷而来
- • 永安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盛大投产,京东领投智慧仓储项目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清流温泉医养综合体携手阿里健康,共铸闽西北康养新地标
- • 县残联推出“上门评残”服务 惠及行动不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
- • 尤溪纺织产业迈向智能化:机器换人助力智能纺纱设备出口东南亚
- • “建宁闽江源生态护水员公益岗开发,助力200贫困户年增收2万”
- • 沙县邓光布传说:一针一线传承非遗技艺,荣登福建省非遗扩展名录
- • 三明百个社区兴起“民俗共享工坊”,居民变身非遗传承志愿者
- • 三明市盛大举办“闽学四贤”文化周活动,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明溪暖冬行动:3000户困难家庭喜领冬季取暖补贴
- • 华为工业互联网中心落地,300家企业接入数字孪生平台,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
- • 大田济阳乡古堡中秋宴:百年土堡重现明清宴饮礼仪
- • 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启动,重点排查文旅设施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 • 宁化田鼠干制作技艺引争议,非遗工坊直播“透明加工”破偏见
- • 建宁金铙山:闽山之巅观云海,高山小火车浪漫上线
- • 三明职业教育园区启用,助力产业技术工人培养迈上新台阶
- • 三明稀土循环经济园携手北方稀土,共筑永磁材料产能新高峰
- • 大田废弃矿山变身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供10万家庭用电
- • 清流林畲红色故事入选全国优秀党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助力福建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发新生:明代跑马墙变身非遗展示馆
- • 千年红豆杉祭在将乐龙栖山举行,村民自发成立古树保护基金
- • 闽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效显著,绿色转型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 • 千年传承的匠心独运:泰宁游浆豆腐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菌种库全球共享展现中华瑰宝
- •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成功落地,三明职专引入双元制培养模式助力人才培养
- • 永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完工,5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三明家庭农场主迎来免费技术培训福利,2000家农场已受益
- • 三明籍院士领衔,打造“闽学基因”跨学科研究团队,助力福建文化传承与创新
- • 三明与新加坡交易所携手,共促林业碳汇产品境外上市新篇章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共享农场”,北上广市民云端认养稻田,共享生态大米丰收喜悦
- • 全国首座森林碳汇监测卫星站落户三明,助力生态碳汇产业迈向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