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擂茶非遗工坊:亲手研磨一碗千年客家茶香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将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种传承千年的茶饮文化——将乐擂茶。近日,我有幸走进将乐擂茶非遗工坊,亲手研磨一碗千年客家茶香,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
将乐擂茶,又称客家擂茶,是福建省将乐县的传统名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种茶的制作工艺独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擂茶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选茶、炒茶、磨茶、煮茶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制茶人的匠心独运。
走进将乐擂茶非遗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茶树。工坊的主人热情地迎接我们,并详细介绍了擂茶的制作过程。首先,选用的是将乐当地特有的茶树品种——将乐乌龙。这种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是制作擂茶的上乘原料。
接下来,便是炒茶环节。炒茶师傅手法娴熟,将茶叶在锅中翻炒,使其散发出阵阵茶香。炒好的茶叶要经过筛选,去除杂质,然后才能进入磨茶环节。磨茶是擂茶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在工坊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石磨,这是制作擂茶的传统工具。磨茶师傅将炒好的茶叶放入石磨中,一边研磨一边调整力度,直至茶叶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研磨好的茶叶粉末,接下来便是煮茶。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的师傅们选用的是当地的山泉水,这种水质清澈甘甜,非常适合煮茶。他们将研磨好的茶叶粉末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的山泉水,用文火慢慢煮沸。煮沸后的擂茶,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在品尝擂茶之前,师傅们还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擂茶的文化知识。将乐擂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在客家地区,擂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重要的节日、庆典以及家庭聚会中,擂茶都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品尝擂茶的时刻终于到来。我们亲手研磨的擂茶,色泽碧绿,香气浓郁。喝上一口,满口生津,回味无穷。这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
在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的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将乐擂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客家人的智慧与情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擂茶,让这份千年客家茶香,传承下去。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成长营地正式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点帮扶助力成长
- • 永安市首条“学生定制公交专线”开通,便捷出行助力校园生活
- • 传奇游戏复古新区热潮:经典重现,玩家集结再战玛法大陆
- • 明溪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竣工,12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 • 永安市荣登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绿色发展再迈新台阶
- • 建宁高峰村“莲海木屋”投用,星空露营季门票预售破万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三元区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佩戴AI手环实时预警,守护银发生活新篇章
- • 三元区新增3所普惠性幼儿园,2025年秋季学期提供学位2000个,助力幼儿教育普惠发展
- • 三明市盛大举办“闽学四贤”文化周活动,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清流赖坊万亩花生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助农盲盒”模式,10%收益反哺乡村教育”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膺中华名宴大奖
- • 永安市人事调整:多名“80后”干部履新副县长,展现年轻化领导新风貌
- • 泰宁际溪村“耕读李家”民宿集群盛大开业,五一期间入住率高达95%
- • 宁化治平畲乡“竹筒饭争霸赛”开赛,百人共赴山林饮食传统之旅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正式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突破千万
- • 宁化县红色基因传承再升级:红色基因传承校增至32所,长征故事融入思政课必修模块
- • 尤溪桂峰古村荣膺“世界最美村落”,民宿入住率连续三年领跑全省
- • 《建宁余氏宗亲会编纂《思复文集》:传承家族智慧,弘扬传统文化》
- • 清流直播基地助力农民网红,农产品网销额年增500%
- • 将乐县全国首创“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创新之路引领绿色发展
- • 三明首推历史名人主题数字藏品,黄慎《醉眠图》秒罄,揭秘数字艺术新风尚
- • 宁化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全球客家游子共赴“精神原乡”
- •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盛大开馆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竹农增收,年分红人均1.2万元,欧盟市场迎来绿色新机遇
- • 嵩溪镇智慧养老院投用,智能设备守护孤寡老人安全,开启养老新篇章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周末学堂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村支教助力成长
- • 千年古菌种库开放,泰宁上青游浆豆腐技艺申遗成功
- • 建宁创新“5G+无人机”巡田系统,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5%,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沙县区夏茂镇小吃原料产业园投产,年供蒸饺皮超5万吨,助力千户增收
- • 宁化华侨经济学校签约印尼分校,共育“一带一路”技能人才新篇章
- • 三明与厦门携手共建“山海协作飞地港”,年吞吐量目标破百万标箱
- • 三明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喜收“空气钱”
- • 沙县小吃文化扬名海外,APEC美食地图收录沙县拌面包制技艺,20国代表共学传统美味
- • 泰宁大金湖成为全国首个“零碳景区”,创新碳积分旅游消费模式引领绿色旅游新风尚
- • 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在永安挂牌成立,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修缮:再现抗战教育传奇
- •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发放到位,温暖435户困难家庭
- • 全国首个“教育元宇宙实验室”在三明一中建成,开启未来教育新篇章
- • 探寻明溪药谷小镇:中医药文化与生态康养深度游之旅
- • 尤溪联合乡“百岁宴”习俗升级,长寿老人揭秘客家养生秘方
- • 建宁莲子太空育种再创佳绩,亩产提升30%助力“中国莲子硅谷”梦想成真
- • 大田济阳乡古堡咖啡馆走红,百年土堡日均接待游客千人
- • 建宁金铙山生态康养基地盛大开业,森林疗愈体验预约火爆,订单已排至2025年
- • 将乐设立生态警务站,护林员兼任纠纷调解员,共筑绿色和谐家园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突破千万大关
- • 三明市立法守护红色文化遗存:257处革命旧址迎来新规
- • 《三明赋》全网发布:诗意解读“风展红旗如画”
- • 建宁智慧农业示范园获先正达注资,助力年孵化科技农企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