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百个社区兴起“民俗共享工坊”,居民变身非遗传承志愿者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福建省三明市积极响应,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民俗共享工坊”项目,旨在让更多居民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目前,三明市已有百个社区开设了“民俗共享工坊”,居民们纷纷争当非遗传承志愿者,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民俗共享工坊”是一种新型的社区文化传承模式,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工坊内设有剪纸、泥塑、编织、木雕等多种传统技艺,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三明市梅列区的一个“民俗共享工坊”内,居民们正热情高涨地参与着各种传统技艺的学习。70岁的陈阿姨是这里的常客,她表示:“以前我对这些传统技艺不太了解,现在有机会学习,感觉非常开心。我希望能把学到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让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
为了让更多居民参与到“民俗共享工坊”中来,三明市各社区积极组织各类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前来授课。剪纸、泥塑、编织等传统技艺的传承人纷纷走进社区,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技艺展示。同时,社区还鼓励居民们自发组织学习小组,共同探讨、交流技艺。
在“民俗共享工坊”的推动下,三明市非遗传承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这些志愿者不仅自己学习传统技艺,还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小张说:“我从小就喜欢剪纸,现在有机会加入传承志愿者的行列,感觉非常自豪。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剪纸这门传统技艺。”
为了让“民俗共享工坊”项目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三明市相关部门还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技艺水平。同时,社区还与学校、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传播。
如今,三明市的“民俗共享工坊”已成为居民们心中的文化家园。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到传统技艺,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正如一位居民所说:“‘民俗共享工坊’让我们找到了归属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三明市“民俗共享工坊”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明市的非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将乐龙池砚雕刻技艺惊艳巴黎,非遗瑰宝绽放国际舞台
- • 建宁全域无废城市试点启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95%,绿色转型引领未来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开课,老支书助力百名乡村振兴带头人成长
- • 三明露营新地标:五大星空营地推荐,枕山河入眠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
- • 尤溪发现明代朱熹后裔耕读手札: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 • 三明乡村振兴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助力100个特色产业村发展
- • 宁化硅基新材料基地投产,光伏玻璃产能跃居华东前三,助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 • 清流赖坊镇“全牛宴”习俗申遗成功,一头牛烹出36道菜引美食博主打卡
- • 三明全域“文化寻宝”活动盛大开启,集章打卡赢非遗手作礼盒
- • 大田茶美人IP联名故宫文创,茶油礼盒融汇土堡纹样设计,演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明溪紫云村观鸟主题庙会盛大开市,生态摄影赛奖金池超百万引关注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年培训学员超2000人,助力小吃品牌迈向全球市场
- • 沙县夏茂镇“小吃原料扶贫车间”投产,助力千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
- • 俞邦村幸福院投用,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新篇章
- • 三明一中荣膺剑桥国际课程认证,开启A-Level教学新篇章
- • 《思复文集》:建宁余氏宗亲会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成果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周末学堂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村支教助力乡村教育
- • 市第一医院“移动医院”下乡,为偏远乡镇超万名居民送健康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中心正式启用,300家本土企业拥抱“数字孪生平台”
- • 建宁高峰村莲海木屋投用,星空露营季门票预售破万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出口欧盟,竹农年分红人均1.2万元,绿色经济再创新高
- • 全国首个小吃主题智慧物流中心落户沙县,开启智慧物流新篇章
- • 建宁莲子太空育种再创佳绩,亩产提升30%助力打造“中国莲子硅谷”
- • 尤溪联合婺源举办朱子文化对话活动,传承千年智慧,共筑文化繁荣
- • 全省最大畲族文化馆在永安青水乡开馆,千年凤凰装技艺惊艳亮相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100亿共建三明国际产业新城
- • 三明市推出“四季农事节”:春采茶、夏摘果、秋收割稻、冬挖笋,畅享田园风光
- • 闽江源保护区:探秘福建母亲河源头秘境
- • 闽西南农业协作区成立,三明牵头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文江水密隔舱造船术复兴:明代福船模型献礼国家博物馆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国门店数字化管理覆盖率高达95%
- • 将乐县校园安全数字孪生系统投用,应急演练效率翻倍
- • 将乐龙栖山“古树认养计划”启动,千棵百年红豆杉获企业认购,共筑绿色未来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成立,免费培训万名从业者,助力小吃产业升级
- • 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常态化: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三明林业碳票交易破亿元,林农“卖空气”户均增收5000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县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全省推广,AI预警助力阻止校园欺凌事件
- • 清流天芳悦潭:森林温泉度假区的疗愈新体验
- • 全国首座森林碳汇监测卫星站落户三明,助力生态碳汇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漫步明清园,探寻中国木雕艺术博物馆的徽派古建宝藏
- • 央视《记住乡愁》聚焦建宁红色苏区,揭秘红军无线电起源的传奇故事
- • 三明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新高度
- • 永安石墨烯导热膜项目投产,助力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引领全球产业链新篇章
- • 尤溪桂峰村荣膺“中国最美古村落”,晒秋习俗成摄影家聚焦热点
- • 明溪县侨眷在线家教平台正式开通,海外家长可实时参与家长会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一粒米扫码即可见证生长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