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达23亿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取得了显著成果。近日,福建省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稻种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稻种基地”的产值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年来,建宁县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战略,加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突破15万亩,占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10%以上。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在政府的引导下,建宁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杂交水稻制种作为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建宁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同时,推广了多项先进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提高了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建宁县“中国稻种基地”的产值也实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目前“中国稻种基地”产值已达23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外,建宁县还积极拓展稻种产业链,发展稻米加工、稻米深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提高了稻种产业的附加值。
面对未来,建宁县将继续加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制种基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三是拓展产业链,提高稻种产业的附加值。
总之,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达23亿,是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 • 清流冷泉鱼荣膺欧盟认证,出口订单激增300%,助力我国水产品走向世界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助力精准预测市场供需”
- • 三明全域“文化寻宝”活动盛大开启,集章打卡赢非遗手作礼盒
- • 三明市12县区全面达标,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称号
- • 尤溪桂峰村荣膺“中国最美古村落”,晒秋习俗成摄影家聚焦热点
- • 永安石墨烯电池研发突破,续航里程提升40%,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新篇章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正式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享30%收益兜底
- • 泰宁铁路主题公园成为民国剧热门取景地,影视IP助力周边民宿火爆
- • 尤溪智慧纺织工厂荣获“灯塔工厂”认证,机器人织布效率提升300%
- • 尤溪梅仙光饼携手国潮快闪店,朱元璋IP联名款抢购一空,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宁化长征出发地VR纪念馆盛大开馆,打造沉浸式体验“红色长征路”
- • 沙县小吃产业链升级,中央厨房年供应食材突破100万吨,引领餐饮行业新潮流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中心正式启用,300家本土企业接入“数字孪生平台”赋能产业升级
- • 宁化田鼠干:一场关于客家黑暗料理的争议与真香现场
- • 三明学院荣获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称号,2000名产业工程师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 • 明溪县中德双元制职教项目成功落地,精密制造实训设备引领工业4.0潮流
- • 三明秋冬美食节:全笋宴、全莲宴、全菇宴挑动味蕾,尽享丰收滋味
- • 九龙湖垂钓大赛:山水之间的渔乐天堂
- • 三元区中村乡“生态司法碳汇林”揭牌仪式圆满举行,500亩补植林木助力环境修复
- • 兴沙县水美土堡群:探寻闽中古民居的军事防御密码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节水技术助贫困户降本40%
- • 全国首座森林碳汇监测卫星站落户三明,助力生态碳汇产业迈向新高峰
- • 科技特派员驻村全覆盖,助力农村发展解决技术难题超千项
- • 全市中小学教室护眼灯改造完成,近视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呵护学生视力健康成效显著
- • 沙县小吃IP“虬龙宝宝”走红网络,表情包下载量破千万,成为新一代网红萌物
- • 三明市“十四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绿色转型与数字赋能双引擎驱动农业发展新篇章
- • “三元区教育区块链证书首发,学生成长档案不可篡改,开启智慧教育新时代”
- • 城区第二水厂竣工,日供水能力增至10万吨,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 • 三明“乡村数字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清流长校镇“共享冷链”启用,助力小农户保鲜成本降低70%
- • 明溪天然植物提取物基地投产,三明成全球紫杉醇原料供应重镇
- • 永安青水畲族乡创新畲药种植人才培养模式,补贴额度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龙栖山‘碳汇+文旅’试点,游客购碳积分抵门票”:绿色旅游新风尚
- • 三明首创“林业碳票+保险”模式,万亩林地变身“绿色银行”助力脱贫致富
- • 建宁“五子登科”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流县冷链物流学院获顺丰战略注资,冷链无人机操作成热门课程
- • 永安市首条“学生定制公交专线”开通,便捷服务覆盖10所学校
- • 大田美人茶合作社与星巴克联姻,有机茶园亩产值翻三倍,茶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建宁矿山复绿种油茶,万亩荒山变身贫困户“黄金油库”
- • “三元区惊现民国时期罗姮诗社活动档案:历史记忆的珍贵再现”
- • 沙县夏茂镇“板凳龙斗春”非遗展演:百户村民共舞300米长龙祈丰年
- • 大田“茶油烤兔”预制菜登陆盒马,成江浙沪年夜饭黑马
- • 三明钢铁集团华丽转身:厂区变身超低排放高炉主题公园
- • 清流县“乡村助残驿站”正式投用,开启助残新篇章
- • 永安小陶镇农业气象保险全覆盖,极端天气理赔24小时到账,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 • 张际亮诗歌国际研讨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欧美汉学家云端共聚一堂
- • 沙县小吃原材料基地扩产,酸菜花生酱年供应量领跑全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