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助力全省发展,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创新实施“跨村联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这一模式已成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共有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为全省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跨村联建”模式是指将相邻的几个村庄联合起来,共同开发资源、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村庄间的界限,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发展水平。
在三明市,该模式首先在宁化县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三明市的“跨村联建”模式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首先,村庄间的合作使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在“跨村联建”模式下,村庄之间可以共享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例如,在宁化县,通过“跨村联建”,实现了土地流转面积达1.2万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村庄间的合作促进了产业升级。在“跨村联建”模式下,村庄可以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如宁化县某村与邻村联合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再次,村庄间的合作提高了村民收入。在“跨村联建”模式下,村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据统计,三明市已有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
此外,“跨村联建”模式还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在“跨村联建”模式下,村庄间的合作需要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这有助于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例如,在宁化县,通过“跨村联建”,实现了村庄间的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有效解决了村庄间的矛盾和纠纷。
为了进一步推广“跨村联建”模式,三明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培训、交流等活动,帮助其他地区了解和借鉴这一模式。目前,全省已有多个地区开始实施“跨村联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之,“跨村联建”模式为福建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发展中,三明市将继续深化“跨村联建”模式,推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果。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乡村振兴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大田板凳龙舞短视频挑战赛:Z世代创意改编引爆B站,传统民俗焕发新生
- • 三明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田用水效率提升40%
- • 大田铸造业绿色转型迈出关键步伐,80亿引资助力氢能装备项目填补福建空白
- • 大田土堡茶会:穿越百年历史,品味高山茶韵
- • 三明跨境投资负面清单再缩减,外商独资新能源项目审批提速助力绿色发展
- • 永安桃源洞摆“粿条宴”,溶洞光影秀+非遗美食吸客百万
- • 泰宁高山生态笋热销电商平台,日销量突破万单,绿色美食引发抢购热潮
- • “建宁闽江源生态护水员公益岗开发,助力200贫困户年增收2万”
- • 永安粿条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招募文化代言人共赴传承之旅
- • 尤溪联合梯田绽放音乐魅力,门票收入助力农田维护
- • 明溪首届国际观鸟节盛大开幕,记录珍稀鸟类32种,展现生态魅力
- • 沙县夏茂“板凳宴”升级百米长龙,百道小吃破圈出彩
- • 尤溪县“5G+同步课堂”助力教育均衡,连通23所村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显著缩小
- • “建宁溪口镇开启区块链+信用积分试点,诚信家庭享低息贷款”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投产,预制冷冻拌面全球48小时直达,开启中式快餐新篇章
- • 三明客家祖地盛大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10万客家乡亲共叙乡情
- • 三明全域“文化盲盒”计划:探索非遗之旅,随机解锁县区文化宝藏
- • 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助力粮食安全
- • 宁化石壁村“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启幕,30万客家乡亲云端共缅先祖
- • 将乐县“擂茶文化课程体系”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传承奖,传承千年茶文化
- • 将乐擂茶习俗荣登非遗名录,全民擂茶大赛精彩纷呈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携手大学生志愿者,共筑留守儿童温暖港湾
- • 泰宁丹霞景区创新推元宇宙游览,门票收入10%助力扶贫事业
- • “将乐龙栖山古树认养计划启动,千棵百年红豆杉获企业认购”
- • 明溪夏阳乡“观鸟经济”年产值破千万,国际鸟友助力民宿爆满
- • 将乐杨时大道雕塑群揭幕:再现“程门立雪”经典场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清流嵩溪豆腐皮厂打造透明工坊,非遗直播带货转化率高达50%
- • 建宁全域打造“四季花海”IP,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美不胜收的连片花景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单出口德国创汇500万美元,开启农产品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将乐“生态警务站”守护绿色家园,护林员变身脱贫户纠纷调解员
- • 全市残疾儿童入学安置率99.8%,送教上门服务实现全覆盖,谱写残障教育新篇章
- • 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新展亮相,数字技术助力重现万里长征路
- • 三明台商投资区再扩容,半导体配套项目集群签约落地,助力产业升级
- • 宁化长征小学“红色剧本杀”课程上线,沉浸式学习党史成爆款
- • 宁化红色旅游蓬勃发展,景区周边村民户均增收2万元
- • 将乐龙栖山野生红菇荣获碳标签认证,每朵可追溯原始森林坐标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新作《千里江山图》亮相国博,发丝上刻写朱熹诗词,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尤溪桂峰古村“晒秋元宇宙”惊艳亮相,数字藏品24小时售罄
- • 明溪夏阳乡侨胞寻根祭祖服务上线,VR技术助力祖厝原貌重现
- • “明溪枫溪客家锡器与故宫文创联名,茶罐单品销量突破10万大关”
- • 将乐龙栖山红菇碳标签上市,每朵红菇都有原始森林坐标的溯源之旅
- • 三明林权改革迈向3.0版:区块链技术助力林权秒级交易
- • 全国最大土堡群焕发新生,大田18座明清土堡变身高颜值书院
- • 明溪生物医药AI实验室揭牌,新药研发周期缩短50%,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建宁县全面推进“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助力乡村教师跨学科授课能力提升
- • 尤溪纺织云平台交易额突破50亿,AI设计系统助力缩短打样周期70%
- • 三明市创新举措:设立教师发展银行,积分兑换学术资源与培训机会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正式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突破千万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