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农村闲置校舍变身“菌菇工厂”,助力乡村振兴吸纳500人就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农村闲置资源再利用的新路径。福建省三明市就成功将一批闲置的农村校舍转型为“菌菇工厂”,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吸纳了500余人就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外出务工,许多农村校舍逐渐闲置。为了盘活这些闲置资源,三明市积极探索农村校舍转型的新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决定将部分闲置校舍转型为“菌菇工厂”,发展食用菌产业。
“菌菇工厂”的转型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响应。企业投入资金对校舍进行改造,增设了菌菇生产设备,并引进了先进的菌菇种植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这些“菌菇工厂”陆续投产,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据了解,这些“菌菇工厂”主要生产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由于菌菇产业具有周期短、见效快、市场需求稳定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农民前来就业。目前,这些“菌菇工厂”已吸纳了500余人就业,其中包括不少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
“以前,家里的校舍闲置着,心里总觉得可惜。现在,校舍变成了‘菌菇工厂’,不仅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真是太好了。”一位在“菌菇工厂”工作的农民激动地说。
“菌菇工厂”的转型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许多农民通过学习菌菇种植技术,开始在家中进行小规模种植,形成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此外,菌菇产业的兴起还带动了物流、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菌菇工厂”的发展,三明市还加大了对菌菇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贷款贴息、减免税收等,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政府还积极组织农民参加菌菇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三明市的“菌菇工厂”正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未来,这些“菌菇工厂”将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更多农村闲置资源再利用提供借鉴,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三明市农村闲置校舍转型为“菌菇工厂”的成功实践,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借鉴三明市的经验,充分发挥农村闲置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振兴,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 将乐公益性公墓扩容,减免困难家庭安葬费用,温暖社会关怀
- • 沙县小吃集团全球门店突破10万家,品牌价值跃居餐饮业前列
- • 将乐县职教中心“非遗工匠班”开班,龙池砚雕刻技艺融入学分体系,传承匠心精神
- • 永安市荣登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绿色发展再迈新台阶
- • 沙县夏茂镇“板凳宴”:百米长桌汇聚百家乡土味
- • 清流村村通冷链物流,鲜切花损耗率降至5%助农稳收
- • 全市残疾儿童入学安置率99.8%,送教上门服务实现全覆盖,谱写残障教育新篇章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大田土堡群焕发新活力:古堡剧本杀引领文旅扶贫新风尚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认养一亩田”计划,北上广市民线上变身“云地主”
- • “将乐高唐镇‘AI村医助手’培训全面展开,慢性病管理精准至户”
- • 宁化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全球客家游子共赴“精神原乡”
- • 沙县夏茂游鱼灯惊艳亚运,机械传动技术助力古灯“游”向世界
- • 明溪夏坊乡“侨胞助学计划”二十载,情系教育捐赠超2000万元
- • 永安笋竹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场竹艺比拼展现非遗匠心
- • 大田县铸造业绿色转型,废砂再生利用率达95%以上,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新潮流
- • 福建将乐龙栖山发现新物种“福建角蟾”,生态司法基地启动保护计划
- • “清流赖坊万亩花生“认养农业”新业态崛起,企业包销与研学体验引领潮流”
- • 清流温泉医养综合体签约阿里健康,携手打造闽西北康养新地标
- • 全市动态防返贫监测系统升级,2024年实现零返贫目标
- • 县中医院增设中医理疗科,推广非遗针灸疗法助力健康养生
- • 泰宁游浆豆腐工业化项目签约,年产万吨预制豆腐进军欧美市场
- • 泰宁铁路主题公园成为民国剧热门取景地,影视IP助力周边民宿火爆
- • 泰宁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盛大启幕,30国选手共襄盛举
- • 永安青水畲乡高山蔬菜直供港澳,冷链专线24小时直达,打造绿色健康食品新通道
- • 宁化泉上镇“春耕开犁礼”重现,百牛披红绸祈五谷丰登
- • 三明发布“美食地图”数字藏品,集齐10款小吃即可兑换景区门票,畅游美食与美景!
- • 尤溪联合梯田秋收节:全球农业遗产地的稻田艺术盛宴
- • 闽江干流高等级航道三明段通航,内河航运成本大幅降低40%
- •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三明展区盛装亮相,智慧农业系统成资本聚焦热点
- • 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金发放,退渔转旅助力村民户均增收3.5万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200元每亩,绿色财富双赢新篇章
- • 大田土堡壁画数字修复展:AI技术再现明代民间生活图景
- • 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新路径
- • 宁化薏米奶昔加盟喜茶,健康饮品助力种植户增收30%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发布,引领全球门店供应链智能调度效率提升50%
- • 沙县夏茂游鱼灯制作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鱼灯巡游盛况空前引万人空巷
- • 将乐常口村生态分红发放,村民人均领2000元,青山变金山
- • 大田县铸造业绿色转型,废砂再生利用率突破95%创新高
- • 建宁全域无废城市试点启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95%,绿色转型引领未来
- • 沙县夏茂镇“游春牛”习俗焕新,农耕情景剧引亲子研学热
- • 永安石墨烯产业园产值突破百亿,全球首条量产线投产引国际关注
- • 三明市创新金融助力生态保护,林农凭生态价值获千万融资
- • 泰宁生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收益创新高
- • 将乐擂茶非遗工坊:亲手研磨一碗千年客家茶香
- • 沙县小吃主题雕塑展:“扁肉拌面”变身当代艺术符号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升级,203个村庄共建产业联盟年产值突破百亿
- • 三明农科院研发抗病高产花生新品种,亩产突破400公斤,助力农业发展